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1.1概述 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影响它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高度、坡度)、母质等;人为因素有耕作、施肥等等,特别是耕作施肥导致土壤养分分布的不均匀,例如条施和穴施、起垄种植、深耕等措施,均能造成局部差异。这些都说明了土壤不均一性的普遍存在,因而给土壤样品的采集带来了很大困难。采取1kg样品,再在其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而足以代表一定面积的土壤,似乎要比正确的化学分析还困难些。实验室工作者只能对送来样品的分析结果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因此,分析结果能否说明问题,关键在于采样。 分析测定,只能是样品,但要求通过样品的分析,而达到以样品论“总体”的目的。因此,采集的样品对所研究的对象(总体),必须具有最大的代表性。 所谓总体,是指一个从特定来源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大量个体事物或现象的全体。 所谓样品,是由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一些个体所组成的。因为个体之间是有变异的。因此,样品也必然存在着变异。由此看来,样品与总体之间,既存在着同质的“亲缘”联系,因而样品可作为总体的代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非异性的差异,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愈大;反之亦然。为了达到所采集样品的代表性,采样时要贯彻“随机”化原则,即样品应当随机地取自所代表的总体,而不是凭主观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诸样品(即样品1、样品2……样品n),应当有同样的个体数组成。 2.1.2混合土样的采集 2.1.2.1采样误差 土壤样品的代表性与采样误差的控制直接相关。例如:在一块不到2/3公顷的同一种土类的土壤上取9个样点,分别采9个土样,分析其速效磷的含量。每个土样称取两个分析样品作为重复。土壤中的速效磷用浸提液提取,吸取两分滤液作为重复进行磷的比色分析,测定结果和统计分析列于表2-1和表2-2。 表2-1 土壤速效磷的分析结果(P2O5mg·kg-1) 采样点代号 称样1 称样2 样品总和 溶液1 溶液2 溶液1 溶液2 1 30 30 28 28 116 2 25 25 26 27 103 3 38 38 39 39 154 4 24 23 26 26 99 5 26 25 27 28 106 6 30 28 30 27 117 7 36 36 34 32 138 8 27 26 29 28 110 9 25 25 24 26 100 ∑x 261 256 263 263 1043 -x 29.0 28.4 29.2 29.2 平均 28.7 29.2 表2-2 土壤速效磷分析结果方差分析 变异原因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F*0.05 F**0.01 样品间 称样间 分析间 误差 总 694.72 2.25 3.64 34.36 734.97 8 1 3 23 35 86.84 2.25 1.21 1.49 58.28** 1.51 0.81 2.38 4.28 3.03 3.41 7.88 4.76 *表示达到5%显著水准; **表示达到1%显著水准 从表2-2方差分析结果,说明采样(即样品间)的误差非常显著(达到1%显著水准)。这是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造成的。因此,采样误差则比较难克服。一般在田间任意取若干点,组成混合样品,混合样品组成的点愈多,其代表性愈大。但实际上因工作量太大,有时不易做到,因此,采样时必须兼顾样品的可靠性和工作量。这充分说明代表性样品采集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称样误差主要决定于样品的混合均匀程度和样品的粗细。一个混合均匀的土样,在称取过程中大小不同的土粒有分离现象。因为大小不同的土粒化学成分不同,给分析结果带来差异。称样的量愈少,这种影响愈大。一般常根据称样的多少,决定样品的细度。分析误差是由分析方法、试剂、仪器以及分析工作者的判断产生的。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熟练分析人员可以使分析误差降至最低限度。从表2-2方差结果也证明称样和分析误差很小(都没达到差异显著水准)。 2.1.2.2采样时间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的变化。以速效磷、钾为例,最大差异可达1~2倍。 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随着季节而变化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无疑土壤温度和水分是重要因素。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表土比底为明显。因为表土冷热变化和干湿变化较大。温度和水分还有它们的间接影响,例如冬季土壤中有效磷、钾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温度降低,土壤中有机酸有所积累,由于有机酸能与铁、铝、钙等离子铬合,降低了这些阳离子的活性,增加了磷的活性,同时也有一部分非交换态钾转变成交换态钾。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集土样。总之,采取土样时要注意时间因素,同一时间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