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
院系:xx学校学院
年级:2012级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时间:2014.8.30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
作者:CXJ 指导老师:xxx
摘要:通过阅读资料获取石羊河流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造成的水量不断减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流域植被减少,土地沙漠化加剧等等,结合前人所得到的理论或者实际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在阐述出石羊河流域的治理与生态修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总结出适合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条例和办法,为以后的生产和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字 石羊河流域 土地沙漠化 水资源管理 生态修复
石羊河流域(101°41′ ~104°16 ′E,36°29 ′~39°27 ′N)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总面积达4.16万km2。流域深居大陆腹地,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为了发展经济过度开发地下水,严重挤占生态用水,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绿洲面积大幅度减少,地下水超采量达4.32亿m3,其中民勤盆地超采 2.96亿m3 ,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一情况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迫使人们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石羊河流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1.石羊河流域降水径流演变趋势
在降水方面,石羊河流域的降雨量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上有着较大的差异。空间分布主要和高程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讲,山区的降雨量大于平原地区的降雨量,山区的降雨量大而且相对稳定,平原地区的降雨量小波动性比较大。从时间分布看,石羊河流域的汛期在6-8月份,最大降雨量出现在7-8月份,11-3月份是非汛期,其中最小月降雨量出现在12月份。
在径流方面,通过对比主要产流区,我们可以得到径流分布规律大体与降水一致。西部地区径流丰沛,东部贫乏 ,南部高山区径流丰沛,北部低山区贫乏。径流深随海拔的增高由北部山区前缘的5mm增至南部冷龙岭地区的500mm 以上 。总体上呈现出由西向东、由南 向北递减的趋势 。根据以往半个世纪的资料显示:(流域出山口径流过程与降雨过程对应,但受人类活动致下垫面条件改变的影响,出山口径流整体呈减少趋势;(在统计分析的 55年中小于均值的干旱年份出现35年。而大于均值的丰水年份仅出现了20年,而且还出现过 1994--2002年长达 9年的连续干旱年份,旱多涝少 、连枯多于连丰是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主要特征;(分析表 明,自20世技70年代开始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逐年加剧 ,生 态环境不断恶化状况人为因素占主导作用外,流域极端不利的水资源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起了。
2、石羊河流域沙漠化问题
a.成因
石羊河流域可分为南部祁连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区,北部低山丘陵区及荒漠区四大地貌单元。气候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 ,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流域自南向北大致划分为3个气候区。南部祁连山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海拔 2000~5000m,年降水量 300—600mm,年蒸发量700—1200mm,干旱指数 1 - 4;中部走廊平原温凉干旱区:海拔 1500~2000m, 年降水量 150—300mm,年蒸发量 1300—2000mm,干旱指数4—15;北部温暖干旱区:包括民勤全部,古浪北部,武威东北部,金 昌市龙首山以北等地域,海拔 1300~1500m,年降水量小于 150mm,民勤北部接近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降水量50mm,年蒸发量2000~2600mm。北部温暖干旱区超过临界起沙风(=5m/s)的风速每年出现日数在150~200d左右 ,8级以上的大风在 10~15d。特别是在春季,8级以上的大风占全年大风日数的30% 一40% ,而在这一季节正是少雨季节,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5% ~10% ,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总的生物量低,风蚀发生剧烈,因而干旱的沙质地表细粘土易为风力吹扬,堆积成流动沙丘,造成沙质荒漠化的蔓延,如古浪县 、凉州区、民勤县沿腾格里沙漠南缘和民勤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虽然近年来通过各项生态工程的实施,防沙治沙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它仍然具备着沙质荒漠给发生的潜在因素,因而对沙漠边缘地区过度农垦的结果,便成为当前沙漠给化蔓延的主要地区。
a.1 自然因素
根据中国北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