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痘病
传染性脓疱
口蹄疫
水疱性口炎
流行性感冒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脑心肌炎
轮状病毒感染
裂谷热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流行性出血热
森林脑炎
亨德拉病
尼帕病
新城疫
SARA
埃博拉出血热
本节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在经济和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流行病学特点是:宿主范围广,大多数具有公共卫意义;多数感染发病急、传播快,可造成流行或大流行;有些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有些病如狂犬病的传播方式特殊,潜伏期可以很长,发病率不高而致死率很高。
对于动物中的某些病毒性传染病做治疗的尝试不仅效果不大、而且会造成疫病的散布,因此有害无益。防制的重点应放在强化生物安全措施,防止将病原体引进易感动物群。其中有一些病有疫苗可以用于预防,如口蹄疫、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痘病、传染性脓疤、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种特殊的传染性疾病。
天花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制
禽痘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制
猪痘
山羊痘
发病机理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制
绵羊痘
痘病病原
流行病学
痘病概述
目标
掌握疫病流行特点
掌握特征性示病症状
掌握诊断方法
结果
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培养的技能
疫病诊断技术
疫病防控技术
痘病
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各种动物和人类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哺乳动物痘病的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痘疹;禽痘则在皮肤产生增生性和肿瘤样病理变化。
本病多为局部性反应,有的呈全身性反应,通常取良性经过。绵羊痘和鸡痘最为严重,病死率最高。猪症状较轻、山羊痘和牛痘、马痘较少发生。
人能够感染绵羊痘、猪痘、牛痘、伪牛痘、猴痘等。其中,猴痘对人危害最大。
猴痘图
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
正痘病毒
副痘病毒
山羊痘病毒
禽痘病毒
兔痘病毒
猪痘病毒
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及分布
名称
地理分布
名称
地理分布
正痘病毒属
兔痘病毒属
天花病毒
全球已消灭
黏液瘤病毒
美、欧、澳
痘苗病毒
全世界
副痘病毒属
牛痘病毒
欧、亚
口疮病毒
全世界
脱脚病病毒
欧
伪牛痘病毒
全世界
猴痘病毒
西非、中非
牛丘疹性口炎病毒
全世界
山羊痘病毒属
禽痘病毒属
绵羊痘病毒
非、亚
鸡痘病毒
全世界
山羊痘病毒
非、亚
皮肤疙瘩病毒病毒
非
猪痘病毒属
猪痘病毒
全世界
病毒呈砖形或椭圆形,是动物病毒中最大的病毒,核心面凹陷呈盘状,两面凹陷内各有一个侧体。在细胞能能形成嗜酸性包涵体。能在鸡胚上生长并产生病灶。
病毒可能起源于同一病毒,在进化中逐渐适应不同宿主而形成各种病毒;禽痘不能与哺乳动物痘病毒间发生交叉感染或免疫。其他同属的病毒各成员间存在许多共同抗原和广泛交叉中和反应。
痘病毒对热抵抗力不强,55℃20min或37℃24h可丧失感染力。对冷及干燥有抵抗力,冷冻干燥可保存3年。
在pH=3的环境下,病毒可逐渐失去感染能力。
直射日光或紫外线可导致灭活病毒。
0.5%福尔马林、3%石炭酸、0.01%碘溶液、3%硫酸及盐酸都可在数分钟内使病毒失去感染力。
流行病学
痘病毒在动物间的传播途径如下:皮肤的伤口感染,或由污染的环境直接或间接传染。
口疮病毒还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
绵羊痘、猪痘、鸡痘及黏液瘤也可通过昆虫叮咬感染。
通常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养殖密度过高,营养不良均可促使本病发生和病情加剧。
绵羊痘
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呈流行性,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人员、用具、皮毛、饲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本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季节,饲草缺乏和饲管不良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
绵羊痘的特征:在皮肤上出现全身性痘疹,类似的病变常发生在咽部和气管粘膜,有时甚至发生在真胃内。在肺中发生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死亡率5%~50%以上。
人是由于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故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的报导。
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皮疹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手指、前臂及面等暴露部位。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外,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有些人在发病后2周,于躯干部出现一过性斑丘疹,亦可在四肢伸侧出现多形红斑样皮疹。
发病机理
病毒对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无论通过哪种感染途径侵入机体的病毒,都经过血液到达皮肤和粘膜,在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一系列的炎症过程而发生的特异性的痘疹。
流行病学
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也能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侵入机体。绵羊痘广泛流行于养羊地区,传播快、发病率高。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尤以细毛羊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XEEPIA 001-2023 重点行业企业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新教材).pdf
- 海燕出版社六年度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pdf VIP
- TCWEC29-2021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OCR).pdf VIP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 (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初中美术折纸教学课件.ppt VIP
-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主题班会课件(共30张PPT).pptx VIP
- 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ppt VIP
- 2025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小马宝莉英文第四季台词S04E18 Maud Pie.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