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中学历史教学梁秋妍).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中学历史教学梁秋妍)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 第三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知识要求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汉初社会的视频连接 兴盛的原因 1.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3.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适应了汉初的休养生息的政策的需要。 黄老之学 含义:黄老之学指的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 “黄”:黄帝的学说 “老”:老子的学说 主要内容: 治身(养生) 治国(无为) 主要观点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适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主要表现:“顺之民情与民休息” 汉文帝 作用: 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了元气,国力渐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地位确立的原因 1、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不安于“无为而治”的放任状态 3、新儒学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新儒学的影响 董仲舒把君权,神权(天)、父权、夫权串在一起,提出“天人感应”说。这种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目的。 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 * * 主讲人:梁秋妍 10历史3班 2010084232 汉惠帝 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汉景帝 汉高祖 衰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的发展。 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 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策”,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董仲舒 “ 新儒学的思想体系是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学说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 董仲舒 儒家 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 新儒家思想 改造 董仲舒 儒家 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 新儒家思想 改造 新儒学 董仲舒思想主张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性三品” ①从思想内涵来看,汉儒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的思想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 ②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则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 *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