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所得税会计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所得税的性质:
1.“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2. 所得税的性质:
两种观点
收益分配观→利润分配性质
费用观→费用性质
两种理论
业主权益理论→费用
企业理论→利润分配
P268
3.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 所得税→费用
我国准则: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的构成:
当期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
二.所得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个阶段:
1.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合二为一的共同发展阶段
2.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逐步分离阶段
( 税法与会计的主要差别:
①目标不同
②依据不同
③核算基础不同 )
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6年)
(理论基础:资产负债观)
资产负债观:
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
= 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此收益为经济收益,即考虑交易因素影响
又考虑非交易因素影响
二、.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一核算时间:
二核算程序:
(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
1.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帐面价值
一般:资产负债表日
特殊交易或事项:
确认因交易或事项取得资产或负债时
即“资产负债表”金额
2.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计税基础
计税时归属于该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即:企业未来不需要交纳所得税的资产价值及未来不可以抵扣的负债价值(一般为负债的帐面价值)
3.确定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帐面价值
之差
暂时性
资产、负债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差异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
之差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当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回金额
4.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
之差
递延所得税负债
的确认额或转回额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当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或应予转回金额
其中:
资产负债表日
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
暂时性差异
=
×
税率
资产负债表日
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
=
×
税率
5.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交
所得税
应纳税
所得额
=
×
税率
6.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
应交
所得额
=
±
递延所得税
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使用或最终处置时,按税法规定,可以作为成本或费用税前列支而不需缴税的总金额。
资产计税基础
资产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取得成本
在持有期间:计税基础=取得成本-
以前已经税前扣除金额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未来清偿债务
时不可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
帐面价值
未来可税前
扣除的金额
—
负债的计税基础=
一般:0
特殊:不为 0 (如:预计负债)
未来可税前
扣除的金额
其中:
P274
三.暂时性差异:
一概念:
二暂时性差异的分类:
1.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企业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通常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
①资产的帐面价值计税基础
②负债的帐面价值计税基础
2.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企业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纳税费额的暂时性差异。
通常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
①资产的帐面价值 计税基础
②负债的帐面价值计税基础
三资产、负债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资产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准则:帐面价值=公允价值
税 法:计税基础=取得成本
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同上,
不同的是:会计上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而非当期损益(利润表)。
③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
会计准则:帐面价值据被投资企业损益调整
税 法:计税基础=成本
④投资性房地产:
例:P96 例17 递延所得税资产
P110 例24 递延所得税损益
会计准则:后续计量模式
一般:成本模式
特殊:公允价值模式
A. 成本模式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B. 公允价值模式
交易性金融资产
同
同
P78
例:
⑤固定资产:
帐面价值
取得成本
累计折旧
减值准备
=
—
—
计税基础
取得成本
依税法规定已在以前期间税前扣除的折旧额
=
—
A.折旧方法和年限不同产生的:
B.计提减值准备产生的。
税法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⑥无形资产:
A.计提减值准备产生的
B.价值摊销产生的。
a.内部研发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帐面价值=资本化金额
计税基础=0
b.使用寿命不确定产生的暂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历史大辞典.pptx VIP
-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入党申请书》和《入党志愿书》.docx VIP
- 高频电刀使用评分标准.docx VIP
- 湘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提纲.pdf VIP
- 拱桥支架施工方案.doc VIP
- 初三上册二次函数试卷(带答案).doc VIP
- 07-法律职业伦理-0409003607-教学大纲.pdf VIP
- 六年级英语上册测试卷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