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关业主执行室内装修工程法令问题与采购要领
總務處參加國內研習活動心得報告
(本報告請於經費核銷時與出差報告表一併附上)
研習人員姓名:鄭俊貴 所屬單位:營繕組
研習名稱:機關業主執行室內裝修工程法令問題與採購要領
研習地點:台北市
研習日期:98.04.17
課程內容概述: ㄧ、室內裝修相關法令須知與常見執行問題解析二、室內裝修預算編列、設計採購與監造驗收要領
研習心得與分享:
ㄧ、室內裝修相關法令須知與常見執行問題解析.-
室內裝修管理制度法令制定歷程—
民國27年於大陸制定建築法全文47條—民國60年於台灣修正全文105條----民國84年修正建築法第77條之2---民國85年依據建築法第77條之2內容訂頒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由於當時國內火災頻繁)---民國88年修正該法第10條---民國89年修正該法全文---民國92年再修正該法第10條,並增訂1條;刪除37條(同年建築法第九次修正第77條之2內容)---併整之即為目前之「室內裝修管理辦法」。
現有「室內裝修管理辦法」已修正重點—
明定建築物除須領有使用執照外,室內裝修亦應加以管理。
明訂室內裝修定義、從業者定義及其業務範圍。
明訂審查機構及人員。
明訂許可證、登記證、室內裝修字樣。
明定申請需付之相關文件。
簽證負責及查驗制度之建立。
登記證之廢止與撤銷辦法。
明定獎勵要點。
目前面臨之仍需修正問題
(一)92年前已領得使用執照之建築物之室內裝修並沒有納入管理。
(二)建築法無具體授權有關專業技術人員之培訓講習。
(三)須申請室內裝修建築物之室內裝修規模之面積限制。
(四)室內裝修專業技術人員之素質之提升。
(五)重新檢討簡化申請流程規定。
92年修正內容
新建建物須取得室內裝修執照,並增列起造人。
修正為領有乙級室內裝修技術士資格並參加訓練合格者使得從業。
明定特殊用途及ㄧ定規模以下規定。
配合消防法規將用與修正為消防安全設備。
簡化申請流程規定。
管理對象: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公有(政府機關)建築物。
可從事室內裝修之事業單位---
設計—1.開業建築師2. 具有專業設計技術人員之室內裝修業。
施工---1.具有專業施工技術人員並依法登記之營造業(土木包工業不算入)2. 具有專業施工技術人員之室內裝修業。
室內裝修管理之五種機制
新建建築物之室內裝修
併同增改修建之室內裝修(新建建築物通常於完成後三個月內抽查)。
併同變更使用(如外牆、用途或停車位等)之室內裝修。
由室內裝修業者負責圖面審核。
二、室內裝修預算編列、設計採購與監造驗收要領
預算編列---預算之工程費分直接工程費及間接工程費
直接工程費分工程類與設備類,設備類不能列入設計費
預算編列執行要領
設計監造費=(施工費減保險費減稅金) *5%~7%
室內裝修審查費—每單位(約200㎡)$30000
消防安全審查---每單位$15000(但至少須$35000)
工程管理費(如加班費文書費)=(施工費減保險費減稅金)*3%
空污費=施工費*0.35%
公共藝術費=施工費*1%
間接工程費
保險費(營造工程財產損失險+第三人意外損失險)---直接工程費
*0.0303,非天然災害自負額最高$20萬
包商工程管理費及利潤及雜項費---5%~10%(五百萬以下)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費---直接工程費*0.03
環保安全費---直接工程費*0.02
自主品管費(含材料實驗費)---發包施工費*0.06%~2%
設計採購---直接工程費中之設備類不能列入設計費
直接工程費之取得---三家報價、網路查詢等
施工規範(工程類)---CNS國家標準
監造驗收常見問題---
(一)「出廠證明」需三級核章(製造廠、承攬廠、監造場)。
(二) 「測試報告」超過一年。
(三) 試運轉時間太短 。
(四) 商品標籤不清楚 。
(五) 文件不齊全。
監造驗收執行要領
依表單執行驗收。
竣工數量、尺寸。
竣工圖說之確認。
三級品管文件點檢。
結算文件製作。
爭議事由---
未申請室內裝修簽證。
未申請古蹟裝修許可。
材料規範過嚴苛。
使用與承辦單位於功能、美觀、價格上意見不同。
數量計算爭議。
物價波動爭議。
廠商資格爭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