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率法的超前校正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频率法的超前校正设计

学 号: 0121111360618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基于频率法的超前校正设计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陈洁 专业班级: 自动化1101班 指导教师: 谭思云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 题目:基于频率法的超前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掌握采用频率法设计超前校正装置的具体步骤; 设计超前校正环节,使其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相角裕度为; 1.采用Matlab工具进行分析设计,并绘制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开环Bode图和Nyquist图; 2.分析比较采用校正前后的Bode图和Nyquist图,说明其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总结频率法校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条件; 3.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并包含Matlab源程序或Simulink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布置,讲解 (天)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 MATLAB中的相关工具(一天) 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天)摘要 1 Abstract 1 1控制系统超前校正的任务 2 2控制系统校正前分析 3 2.1用MATLAB做出校正前系统的伯德图、奈奎斯特图和阶跃响应曲线 3 2.1.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3 2.1.2校正前系统的波德图 3 2.1.3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图 4 2.1.4校正前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5 3控制系统超前校正分析设计 6 3.1串联超前校正原理分析 6 3.2采用MATLAB工具进行串联超前校正设计 7 3.2.1利用MATLAB进行超前校正设计的程序 7 3.2.2开环频率特性系数扩大即K值的确定 9 3.2.3利用MATLAB工具设计超前校正结果 11 3.3理论计算 13 4控制系统校正前后的对比 15 4.1控制系统校正前后的伯德图、奈奎斯特图和阶跃响应曲线对比 15 4.1.1系统校正前后伯德图与奈奎斯特图对比 15 4.1.2系统校正前后单位阶跃曲线对比及分析 17 5频率法校正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8 5.1频率法超前校正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8 5.1.1频率法超前校正的优缺点: 18 5.1.2频率法超前校正的适用条件: 18 5.2频率法校正的其他情况 18 5.3频率法校正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9 6心得体会 20 7参考文献 21 摘要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并主要用于工业控制。控制系统通常是由被控对象、控制器和检测环节组成,一般情况下,仅仅依靠被控对象本身的特性不可能同时满足对系统所提出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因此需引入校正装置改善系统的性能。 本文是利用《自动控制原理》中所学的知识,结合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频率法超前校正以使其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并对超前校正进行一定分析。 关键字:传递函数 相位裕度 频率法 超前校正 Abstract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is study automatic control of common law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s initial development stag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feedback of automatic adjustment principle, and is mainly used in industrial control. Control system is usually composed of controlled object, controller and detection link composition, normally only rely on the controlled o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itself cannot simultaneously satisfy on system proposed variou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requirements. Therefore need introducing correction de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