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治疗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遗传病有3000多种,但其中只有3%找到了致病基因,得到治疗的仅几千人。 外源基因多途径、多层次的表达调控更是严重的挑战。 无论如何,基因治疗的路还是会越走越宽广的。 1990年9月14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正式批准安德生(W. F. Anderson)领导的治疗小组为一位因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而出现严重综合性免疫缺陷症(SCID)的4岁女孩作基因治疗。安德生采用白细胞培养,以带正常ADA基因的病毒感染白细胞,再将白细胞注入体内。到1991年5月,经7次注射,患儿体内ADA水平达到正常人的25%,免疫功能逐渐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已能 滑冰和上舞蹈课,也未见副作用。 “基因治疗之父” 基因治疗实例 Gene therapy for adenosine deaminase deficiency ADA=adenosine deaminase 腺苷脱氨酶缺乏 2、乙型血友病 XR ,患者凝血因子Ⅸ缺乏,临床表现,易出血,凝血时间长,轻伤、小手术后常出血不止。发病率为1/30 000 1991年12月13日,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薛京伦等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合作对两名血友病B(又称“凝血因子Ⅸ缺乏症”,一种性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了基因治疗。方案采用在皮下植入转移有正常凝血因子Ⅸ的自身皮肤成纤维细胞,使病症得到了缓解。 薛京伦(1934-)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医学遗传学研究工作。 逆转录病毒载体 +FⅨcDNA 重组体 5` LTR FⅨ neo SV PSO LTR 3` 导入乙型血友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回植病人皮下→FⅨ基因表达,FⅨ基因表达水平达正常人的5%。 是我国基因治疗成功的例子。 3、黑色素瘤的基因治疗 肿瘤基因治疗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研究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积聚肿瘤部位,并在该处持续存在而无副作用,利用此特点协助治疗肿瘤。 例: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和肿瘤坏死因子基因治疗 ①IL-2 Gene ②TNF-Gene (白介2) (肿瘤坏死因子) 逆转录病毒载体 导入 TIL(体外培养的自体细胞) 回植患者体内 TIL进入自体肿瘤部位,提高细胞因子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帕金森症是由于位于中脑的多巴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神经元的逐步恶化引起的,最终导致丧失肌肉控制和肌肉功能。用来促进神经生长和修补的蛋白质GDNF的基因疗法在两个猴子的帕金森症模型中阻止了神经恶化。以前的关于GDNF的研究表明这种蛋白质可以有效的保护多巴胺神经元不损失。但是,要将GDNF送达正确的神经元靶细胞却很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障碍,Jeffrey H. Kordower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种慢病毒载体(lentiviral vector)来携带GDNF基因,并且直接将这种载体注射到年老的恒河猴的脑中以及中脑神经元被有意损伤的猴子中。基因治疗的结果显示,两组猴子都恢复了多巴胺神经元的功能,而且在神经元受损的猴子中,运动功能的恶化得到了遏止。 Parkinson disease~GDNF~Gene therapy 基因疗法治疗帕金森症 1999年9月,18岁的美国青年杰西·吉尔辛格(Jesse Gelsinger)因患在医学上称为鸟氨酸转氨甲酰酶不足症(OTCD)的罕见遗传性疾病,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人类基因治疗中心接受基因治疗,因对作为基因载体的腺病毒敏感不幸死亡,成为被报道的首例死于基因治 疗的患者。 临床失败案例 目前临床试用的基因治疗遗传性疾病 疾 病 传递的基因或产物 靶细胞或组织 载 体 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α-抗胰蛋白酶 呼吸道 脂质体 慢性肉芽肿 P47PHoX 骨髓细胞 逆转录病毒 囊性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跨膜 调节蛋白 呼吸道 腺病毒、脂质 体腺伴随病毒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肝细胞 逆转录病毒 范可尼综合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