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庐山路(黄河路-安和街)道路及配套工程.doc

汕头市庐山路(黄河路-安和街)道路及配套工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汕头市庐山路(黄河路-安和街)道路及配套工程.doc

汕头市庐山路(黄河路-安和街)道路及配套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委托单位: 评价单位:二〇一年 1 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的由来汕头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庐山路分为两段,其中庐山南路早已贯通,而庐山北路由于穿过陈厝合部分民宅,拆迁进展缓慢,实际上已成为一条断头路,不单影响市民的出行,还产生大量的垃圾杂物,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特别是黄河路到永和街路段,由于被列入拆迁的房屋和搭建物长期失管,路面上堆放了大量的建筑废土和垃圾杂物,成为一处露天垃圾场,周边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拓通庐山路,不仅有利于优化市东北片路网建设,缓解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满足的出行需求,还能解决片区的排水排污问题,减少片区水浸现象和改善周边卫生环境。 工程内容具体包括道路排水工程、照明工程工程等。本项目不涉及隧道、桥梁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5年6月1日)等有关政策规定,建设单位汕头市建设局委托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对此项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相关资料,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经过对项目工程内容的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其后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要求,我院于2016年12月编制了《汕头市庐山路(黄河路-安和街)道路及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项目名称 1.3项目开发位置 庐山路位于位于汕头市龙湖区,北起于黄河路,向南延伸分别和泰和街、永和街、宁和街相交,终点止于安和街,路线基本呈南北走向。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 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 1.4建设性质 新建 1.5项目投资 本建设项目总投资。 道路排水工程、照明工程工程 (2)红线宽度:30m;设计速度:40km/h; (3)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20年; (5)荷载等级: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 (6)车道宽度:机动车道宽度:3.5m;人行道4.75m。 (7)横坡:机动车道:1.5%(向外),绿道、人行道:2%(坡向车行道)。 (8)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设计速度 km/h 40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 红线宽度 30 平曲线最大半径 - 平曲线最小半径 - m - 最大纵坡 0.06 最小纵坡 0.78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0 最小坡长-地震设防烈度 停车视距 m(人行道)+4.75 m(非机动车道)+ 7 m(机动车道)+0.5m(道路中段)+ 7m(机动车道)+4.7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断面总宽30m。见图1-2。 图1-2 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2)平、纵、交叉口设计方案 本工程全线采用直线段,不设圆曲线,平面线形及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纵断面设置3 处变坡点,最小纵坡0.06%,最大纵坡0.78%。道路施工起点接顺黄河路道路边线,以K0+030为控制里程,现状黄河路交叉口仅进行渠化岛及黄河路中央绿化带改造,其余路面保持现状,终点处接顺安和街。沿线主要道路相交道路是起点规划改建的南方六横路和终点康宁路,相交主要采用平交形式。 (3)道路纵断面标高 庐山路(黄和路-安和街)纵断面设计根据规划标高确定,起点设计标高接顺黄河路车行道边线现状标高,终点设计标高接顺安和街现状,施工时与相交路口处均顺接处理。 (4)路面结构设计 根据施工设计方案,项目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拟定的路面结构如下: 行车道: 25cm厚C40砼(抗弯拉强度4.5MPa) 18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不小于98%,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 18cm厚5%水泥稳定石屑(压实度不小于97%,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 压实路基(设计弯沉311) 人行道: 6cm后Cc35彩色步道砖 3cm 1:3干硬性水泥砂浆 10cm C15水泥砼 压实路基 (5)地基、路基设计 根据《汕头市庐山路(珠江路-黄河路)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汕头市建筑设计院K03-041)2003年10月15日》报告所描述:“沿线第2、4软土层薄厚不均,分布不连续,以流塑态为主,致沿垂直及水平方向土体组成差异大,土层强度均匀性差,在地震烈度8度条件下易发生震陷,第3土层粉砂在8度地震下为易液化层,液化等级为严重”。根据本道路情况,需对地基进行处理,本项目拟采用砂桩对液化地基进行处理,桩径400mm,梅花桩布置,桩距1.2m,处理深度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