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docx
高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曾凡慈
輔仁大學社會系
2011/10/26
人生如戲
其人其事
高夫曼 (Erving Goffman),1922/6/11-1982/11/19
高夫曼的生平
生於加拿大,父母是從烏克蘭移民過來的猶太人。
原為理工背景,因為電影而對社會學產生興趣,轉讀人類學與社會學。
博士論文研究Shetlands Islands的鄉居生活,假裝自己是農業技術的學生,實則觀察社會互動。後來發表為名著《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1956)。
1952,迎娶23歲的Angelica Choate,來自顯赫的美國家族,有親戚是媒體大亨。1953年一子tom,同年獲博士學位。藉由婚姻與教育,從poor,under-educated家庭,搖身變成菁英。
1955年,在Saint Elizabeth’s Hospital做民族誌,由國家研究院健康臨床中心 (NIMH) 贊助,後來寫成名著Asylums。
1958年進入Berkeley任教,十年內就出版七本重要著作,縱橫股市也相當成功。
閒暇時,收集古董、打牌 (21點)。後來還取得發牌員 (Blackjack Dealer) 執照,定期在Las Vegas的Station Plaza Casino兼差,最後還被晉升到賭台主管 (Pit Boss)。本來想寫gambler的社會世界的參與民族誌研究,但最終並未發表。
《污名》是他在Berkeley開的講座課,1963年集結出版。至今有超過十種語言的版本,再刷數十次。
1964年,妻子因不堪精神病之苦而自殺。在1969年的‘The Insanity of Place’中以疏離的態度反思與精神病人共同生活的經驗。
68年,從BERKELEY跳槽到賓大社會學與人類學系,但當時社會系的同事反對,所以他一開始只能使用人類學博物館的辦公室。
他的生產力還是相當驚人,在1981年之前出版了四本書, Relations in Public (1971), Frame Analysis (1974), Gender Advertisements (1979) and Forms of Talk (1981).。
1981年再娶語言學家Gillian Sankoff,隔年底就因胃癌過世,享年六十。當年也被選為ASA會長。就職演講的題目預計為‘The Interaction Order’,談論了他二十多年來寫作的首要前提:面對面互動存在一種秩序,值得社會學研究。這個講題也恰是他三十年前博士論文的結論標題。
不同流俗的研究者
拒絕接受理論定位,也反對正典,不認為自己屬於象徵互動學派 (symbolic interactionism),甚至拒絕接受「社會理論家」稱號。
「我只是試著做出合理的分類,釐出一兩個可用的概念,找出處理的方式,以及描述歷程與實踐的方法……」(Verhoeven,訪談Goffman)
在寫作上,慣用文學風格,喜歡發明術語,立意要「問人所未問」、「檢視沒人檢視過的材料」。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高夫曼,1956
Goffman的核心關切
人在面對面互動中的所做所為:
社會互動的情境中蘊含哪些要求?
這些要求如何影響人們相遇時的一切?
在日常生活中,人是透過哪些技巧,以在互動對方心目中,創造出一個符合自己期望的印象?
戲劇論取向(dramaturgical approach)
戲劇論:使用舞台與演員的類比,來分析社會互動。
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莎士比亞.皆大歡喜
扮演社會角色
角色:與某一特定地位相聯的種種權力與責任。它們的腳本(script)是社會預先建立的,提供日常生活社會互動的結構,透過社會化過程而逐漸使個人習得「適當的行為模式」。
因此,「當個體在他人面前呈現自我時,他的表演往往包含並體現出社會中正式認可的價值。」(即便他的全部行為並不如此。)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從未能停止角色扮演。社會關係也由此而生。
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以口語的或非口語的實作,來呈現一種可為他人接受的自我形象。
訊息的競賽 (information game)
給予 (give) vs. 流露 (give off)
建立有說服力的表演,最有效的方式:影響他人形成中的情境定義。
第一印象
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重點在於避免表演破裂:
表演者的防衛性措施
戲劇表演的忠誠、紀律與慎重
觀眾和局外人的保護性措施
識相
為了使觀眾與局外人從事保護性措施,表演者所必須採取的措施
識相的識相
表演 (performance)
真誠者vs.玩世者
戲劇化:核心的表演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