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思考

对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思考 熊长春 摘要: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处于当事人的地位,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程度,反映出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刑事诉讼中的权益保护不仅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保护,还应包括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我国当前立法对刑事被害人的人权保护有诸多不足,造成了与被告人人权保护的失衡,因此,必须加强对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本文针对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害人权利保障规定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被害人相应权利的看法。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制度构建 被害人是刑事诉讼的启动因素之一,所谓被害人,是指其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狭义上的被害人,则仅仅是指刑事公诉案件中的犯罪被害人。本文指的是狭义上的被害人。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的、精神的、身体的等多方面的损害,理应受到完全的保护。在有被害人的案件中,刑事诉讼自始自终都是围绕着追究犯罪和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而进行的,因此,保障被害人的权利,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内容。正如有的学者所讲:“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是对立的,双方的诉讼权利保障构成了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基本内容,忽视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不适当的。”由于社会大环境及思想认识乃至立法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和限制, 我国立法在对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人权保护状况,不但反映一个国家刑事司法的公正程度,而且也反映出一个国家政治文明、法治文明水平的高低。过去过多关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护,然而却未能有效地遏制高发的刑事犯罪,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并重视对刑事被害人权益的保护。 现行刑诉法从完善庭审方式,保护被告人的合法诉讼权利,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到公平、公正和人道的对待的目的出发,突出强调了保障被告人的权利,而对被害人保护的力度明显弱于对被告人的保护。其实保障人权并非仅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也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追诉并不能使被害人所遭受的利益得到完全的弥补或恢复,这就要求被害人充分参与刑事诉讼活动,通过在诉讼中参加调查,法庭辩论,提出有利于自己的主张,通过对被告方提出的主张质证、辩论来寻求心理平衡和利益的补偿。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明确赋予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并且“从保障人权和健全法制的高度,对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以及合法权益的保护都有新的规定。”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处于当事人地位,法律规定了被害人享有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对应的诉讼权利,使被害人在侦查、提起公诉、审判等诉讼阶段都可以直接参与诉讼活动,可以使司法机关直接听取被害人对惩罚罪犯的看法和要求,最大限度地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法律没有规定被害人的上诉权,事实上也剥夺了被害人的上诉权。被害人的地位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当事人,被害人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原告,他参加诉讼只是协助检察机关行使控诉职能,因此属于控诉一方当事人。在公诉机制下,从理论上讲,公诉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既是国家、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同时也是被害人利益的代表者,目标、方向似乎和谐一致、并行不悖。但在事实上,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冲突与协调,总是共存的。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保护国家、社会利益的价值取向和诉求,与保护被害人权利的价值追求不可能总处于并行、平衡的状况之中,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被害人往往处于被忽视、遗忘的境地,一些非正常的社会因素在司法过程中也会出现,如因各种原因存在的司法舞弊现象,使执法者在故意偏袒另一方的过程中,形成对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侵害的后果,因此被害人有时还会受到第二次或更多次伤害。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保护存在的的问题 (一)对被害人知悉权保护不足 立法虽然规定了被害人的某些知悉权,但没有规定检察机关不履行这些职责的程序性和实体性的后果。刑事被害人对案件的知情权受到严重限制,无法充分行使当事人的权利。被害人作为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对象,理应对整个案件的处理过程有完全的了解,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并享有一定的知悉权,但仅限于公诉阶段和审判阶段,至于在侦查阶段的有关案件情况通常是很难知悉的,即使在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被害人对案件的知情权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在审查起诉阶段,虽然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应当听取被害人及其委托人的意见,但这也只是一种单方面听取意见的过程,并未形成与被害人的互动,检察机关通常也不会将已经掌握的案件情况告知被害人。在审判阶段,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开庭审判后,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