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微生物药的实验
抗微生物药的实验
实验五十三 磺胺类药物抗菌机理的初步分析
目的 观察磺胺类药物体外抑菌作用,进而理解本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理。
实验材料
器材——臼金耳、玻璃笔、镊子、灭菌培养皿、灭菌圆形滤纸片(直径6mm)、恒温箱、牛肉汤培养液、血琼脂培养基。
药品——4%、1%磺胺噻唑钠溶液,用0.5%对氨基苯甲酸溶液配制的4%、1%磺胺噻唑钠溶液。
动物——溶血性链球菌。
实验方法
取溶血性链球菌一金耳,洗入1mL冲肉汤培养被中。以此菌液接种在血琼脂培养皿中,然后再取无菌滤纸片4张(圆形、直径6mm)。分别浸入4%、1%磺胺噻唑钠溶液。待全部浸温后用无菌镊夹出,贴在己接种溶血性链球菌的血琼脂培养皿中,用玻璃笔做好标记。然后放在37℃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观察各区细菌的生长情况。比较各滤纸片周围制菌圈的大小。
实验记录
反应 药物 抑菌圈(mm) 磺胺噻唑钠 对氨苯甲酸+磺胺噻唑钠 讨论题 根据滤纸片抑菌圈大小不同,说明其道理。
注:试验中所用的培养基可按照药典中规定制备。
实验五十四 磺胺类药物的溶解性试验
目的 观察磺胺类药物在酸、碱环境中的溶解度,明了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受PH值直接影响。
实验材料
器材——试管、试管架、玻棒、试纸、滴管、天平。
药品——SD粉、1NNaOH液、1/4NHCl液、蒸馏水。
实验方法
取SD粉0.02g放入10m1试管中,加蒸馏水2mL,剧烈振荡数分钟,观察能否溶解。然后用滴管吸取1NNaCH液向上述试管内滴加,随摇随加,直至药物溶解为止,测其pH值。
再慢慢滴加1/4N盐酸,随滴随摇,可见溶解液混浊,当絮状小片出现时,再测其pH 值。
讨论题 从SD粉溶解和SD溶液析出结晶看,临床上肾小管内磺胺结晶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实验五十五 家兔尿中磺胺药含量的测定
目的 观察和熟悉磺胺类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材料
器材——台秤、集尿笼、灌胃管、100mL容量瓶、滤纸、试管、试管架、玻璃笔、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吸管(1mL、2mL)、火柴。
药品——5%磺胺噻唑混悬液、1NNaOH液、蒸馏水、1NHCl液、0.5%亚硝酸钠溶液, 以20%NaOH为溶剂配制的0.5% 麝香草酚溶液
动物——雄兔。
实验方法
取兔一只,称重。预先饮水后置于集尿笼中收集正常尿液。然后由胃灌入5%磺胺噻唑混悬液20mL/kg。收集并记录12小时内尿液备用。
取用药前及用药后的尿液各5mL,分别置于两个100mL容量瓶内,各加入1N 氢氧化钠1m1,并加蒸馏水至100mL,(如尿量不足可按比例加)。经过滤除过磷酸盐即得尿滤液。
取试管3支。甲管盛用药前尿滤液5mL;乙、丙管各盛用药后尿滤液5mL。然后甲、乙、丙管均加入1N盐酸2mL,振摇。
用玻璃笔在丙管液面处划一记号,然后置沸水中煮沸30分钟,使乙酰化磺胺噻唑充分水解。冷却后加蒸馏水补足原量。
接着于3支试管内均加入0.5%亚硝酸钠溶液1mL,并摇匀。
待3分钟后,3支试管内加入以20%氢氯化钠为溶剂配制的0.5%麝香草酚溶液2mL,观察有何变化发生。
将此3管与磺胺噻唑钠系统标准比色管进行比较,并按下式计算结果。
12小时内排出的磺胺量(g)=尿中磺胺浓度(mg%)×12小时尿量(mL)×稀释倍数(55-1) 乙酰化磺胺量=丙管量-乙管量 (55-2)
利用式(55-1)、(55-2)计算本实验12小时内尿中排出的磺胺噻唑、游离磺胺及乙酰磺胺的含量。
注:①本实验稀释倍数为20。
②甲管应无ST存在;乙管为游离ST;丙管为乙酰化磺胺加游脑磺胺的总和。
附:磺胺噻唑钠系统标准比色制备:
取8支试管。第1-7管内各加入已知量的磺胺噻唑钠溶液1mL(含量依次为100mg%、 80mg%、60mg%、40mg%、20mg%、10mg%、5mg%),第8管加蒸馏水1mL作对照。
然后分别于各管加入蒸馏水8mL、1-2NHCl 1mL,0.5%NaNO2 1m1,以20%NaOH溶剂配制的0.5%靡香草酚溶液2mL。各种药物加完后,要充分振摇试管,可呈一系由深至浅的橙红色标准比色管。(若置入光电比色管中比色,可得出密度D读数。在方格纸上可画出标准曲线。纵坐标代表光密度(D),模坐标代表浓度(mg%)。
讨论题 从实验结果分析,以ST为代表的可溶性磺胺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是什么?
实验五十六 磺胺类药物的组织分布
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理解磺胺药物的分布,以便合理指导临床用药。
实验材料
器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