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农村祠堂功能作用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祠堂功能作用的调查报告
12级思想政治教育 沈云 学号:1203040040
调查时间:2015年7月11日——2015年7月17日
调查地点:安福县赤古乡赤谷村、集丰村、书山村
调查对象:刘氏宗祠、谢氏宗祠、李氏宗祠
前言:
祠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信息化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农村传统的祠堂文化也受到现代文明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祠堂文化在沿袭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的同时,也正在经历着不断的演变。祠堂文化不是农村特有的传统文化,但是却比城乡祠堂文化的传统习俗保留得更加完整,传承和沿袭的风俗习惯也比较完备。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日程的推进,农村传统的祠堂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演变的历程也更加迅速。假如说宗谱是平面的非物质的宗族历史文化遗产,那么祠堂是立体的物质的宗族历史文化遗产。从大处讲,祠堂乃是华夏各姓氏子孙缅怀祖先,寻根谒祖的圣殿;是传承华夏乡土文明和文化血脉的根基;是华夏民族和宗亲邻、凝聚宗亲人心的精神支柱,它有利于宗族的团结,进而促进国家民族的大团结了解发展;了解当地的一些历史故事;了解宗祠祠堂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从中熏陶性情,学会关心与体贴、懂得感恩、懂得饮水思源;了解我们身边的历史遗产。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祠堂这一特殊建筑及其重要性,唤起大家对历史遗产的保护意识,让这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的时代产物不至于绝迹,了解发展;了解当地的一些历史故事;了解宗祠祠堂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从中熏陶性情,学会关心与体贴、懂得感恩、懂得饮水思源;了解我们身边的历史遗产综述了被访者的观点看法,作出了如下的调查报告:
祠堂是祖先的神灵所聚之地,所以祠堂里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大殿正中设正龛,左右各设配龛。它像附着在墙上的小殿阁神主摆在阁中,前面用帷幕掩饰,后来有的用大长方形术桌,将神主摆设在桌上。一般的家柯正龛往往是供从现在的长辈算起的考(父)、祖、曾祖、高祖四世的神主,五世后则将神主迁到配龛上去。始祖是百世不迁的,永远摆在正龛上。
祠堂是民间非物质文化的载体祠堂的建造融合了包括雕刻、绘画、书法等在内的多种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例如:戏台的斗角形屋顶是顺应当地气候同时结合美学的产物,在实用的基础上给人以美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使祠堂有了欣赏价值;纯手工工艺下凿就的栩栩如生的镂空石窗、富丽堂皇的镶金天花板、精雕细琢的浮雕等等,无一不显示出当时工匠的智慧与高超的技术,这也是民间极其宝贵的财富。祠堂是物质文化的历史遗产就祠堂建筑本身而言,大部分祠堂建于明清两代,是历史长河中的沉积岩,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人文价值。祠堂是联系血脉的纽带由于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祖先们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其子孙后代则遵着先辈的训诫越走越远。祠堂的祭祀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属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祠堂可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祠堂原始的功用之一就是展示文化,就这点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延伸其特点,将祠堂作为书画展览、地方特色展览、土特产展览乃至某些荣誉展示的举办地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祠堂的功用,还可以让村民加深对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村民的文学素质和文化素养。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作为族亲们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会聚场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爆发加上,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祠堂的功用,还可以让村民加深对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村民的文学素质和文化素养。
祠堂的建造融合了包括雕刻、绘画、书法等在内的多种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将祠堂作为书画展览、地方特色展览、土特产展览乃至某些荣誉展示的举办地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