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卷 (解析版).docVIP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卷 (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卷 (解析版).doc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卷 (解析版) 1.《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答案】B 考点:宗法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元子(大宗)哉”可知考查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所以答案选B,而不选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而分封制是层层分封,并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所以C错误。郡县制的设立才逐渐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所以D错误。 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考点:分封制与宗法制。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九鼎随着夏商周政权更迭,在夏商周流转,说明了九鼎代表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3. 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 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 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C. 疆土辽阔,臣民众多D. 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答案】B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四海之内都臣服了,粮食丰收,路上没有逃荒要饭的百姓,达到万民景仰的地步。这是对秦朝歌功颂德之词,表达了秦朝皇帝主张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4. “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 A.郡国并行 B.采用黄老之学 C.设置刺史 D.酎金夺爵 【答案】A 考点: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CD两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B师法黄老是汉高祖实行的,它适应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是历史的进步;A郡国并行制也是汉高祖实行的,但造成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是历史的倒退。所以答案选A。 5.雅典公职人员离职时要接受审讯,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渎职或贪污行为,要由下列哪一机构对其处罚:( ) A.长老会议 B.公民大会 C.四百人议事会 D.陪审法庭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雅典各主要机构的职能, 其中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负责审理各类重要案件,还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参加立法。故答案为 D 项。 6.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下列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 B.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古代中国和罗马的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力 D.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答案】A 考点:罗马法的实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中“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是指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罗马没有法律 7.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一次汉文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你当时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这表明(  ) A.廷尉做到了依法治国 B.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皇帝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有效信息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中廷 尉对皇帝的意旨不予执行,说明以廷尉为代表的官僚集团对皇权进行抗衡。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犯人的行为违背了法律,C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钱先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三演进完成于(  ) A.秦汉 隋唐 B.秦汉 秦汉 C.西周 隋唐 D.秦汉 明朝 考点:选官制度。本题主要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