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树杞林地区的历史人文背景
竹東地區的歷史人文背景 明新科大退休副教授 北埔鄉志 總編纂 范明煥 竹東舊名樹杞林 竹東舊名橡棋林,實肇因於客家先民初抵本地,見橡棋樹繁茂成林,而以此命名;橡棋又名樹杞,故也稱做樹杞林。本鎮工商薈華,綰穀七鄉,昔日雄距內山,為全臺三大鎮之一,如今轉型為高科技研發中心,並以此聞名於世。 樹杞林(竹東)地理概況 本鎮地形自東南的上坪綿延至西北的下員山,西北邊受限於頭前溪,西南邊則有竹東丘陵為屏障,幅員狹長,凹凸有效,地形恰似一條鰭尾俱全的游鯉。 又稱大鳥龍溪的上坪溪,自東南方環繞而出,至竹東、橫山交界的洽水潭,有油羅溪自東北方來會,始稱頭前溪,河水西北行,至南竂附近出海。本流域地勢傾斜,源流短促,故水流湍急,夏季則山洪驟至,汜濫田園,冬季則常河床乾涸。 五指山標高海拔一○七七公尺,位於本鎮最南端,五峰羅列,屹立雲霄、環排秀削、昔日為淡水廳治之祖山,為全淡水八景之一。昭和二年(民國十六年)又獲選為全臺十二勝景之一。 自五指山支脈迤邐而來的竹東丘陵、其較重要的山有大鳥龍(大窩浪)山、豬湖仔山、燥樹排山、軟橋山、員崠仔山、樹杞林山、杔盤山、三重埔山,至上、下員山漸消逝頭前溪邊。 竹東鎮土地開發完成後,因其位於接近新竹縣中央,又居四方交通要衝與入山孔道,所以日治時代後發展甚速。本鎮西起下員山,與新竹市相連,極東至上坪,與五峰鄉毗鄰,隔上坪溪橫山鄉鄰接,極南至五指山,一部份依五指山而接五峰鄉,西南山陵則與北埔鄉相鄰,極北至麻園肚、牛路頭,隔頭前溪與芎林及西北的竹北相望,東西寛十九公里,南北相距十九點五公里,面積五三點五一三三平方公里。 漢人入墾前的樹杞林 漢人入墾前,本地原是原住民狩獵遊耕,逍遙自在的人間淨土。不管外面世界如何紛擾不安,管他是荷、西爭霸,還是延平復臺,又何有與我哉!故老相傳,當年優遊本鎮的原住民,民間口碑盛傳是一支強悍的「紅面番」,據說五豐里番社仔即其故地。他們究屬何族,已無法考證,但若以分佈地域及活躍的地區而言,極有可能是賽夏族人。 樹杞林清代開發四部曲 第一部曲:員山、頭重、柯湖、二重之開發 時序的推移,到了乾隆中葉,傳統平靜安謚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變化,漢人的犂耙步步進逼,越過頭前溪,開始進入本鎮。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就有惠州人入墾上下七份及麻園肚一帶,漸成村落。五年後,饒平人林欽堂向竹塹社土目什班、通事丁老吻承墾頭重埔、員山一帶荒埔,乃由六張犂(竹北六家)率丁四十餘人前往建立村落,到了乾隆四十一年(一一七六),已是遍地開盡,墾成田地七十七甲,這是本鎮最早開發的地區。 第二部曲:竹東街上的開發 乾隆末年,陸豐人彭乾和、彭乾順兄弟由芎林下山遷往樹杞林,建廬社,親冒矢石勤勞躬耕。嘉慶五年(一八○○),竹塹社土目老萊湖江與閩人張光彩合墾樹杞林一帶,以粵人漸多而發生閩、粵械鬥,以致墾務受阻。嘉慶九年(一八○四),又有閩人張總繼續張光彩的事業,惜不久病逝,墾地歸附老萊湘江、嗣後「屯番」驅逐「生番」,漢人向其承購土地,漸次開拓。 嘉慶十一年(一八○六),彭乾和等奉官諭合夥組成金惠成墾號,對本鎮從事大規模的墾拓。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曾經改組,一般通稱閩客合資十四股、墾區從番社仔起,直透入東方的大窩浪(大鳥籠,今瑞峰里),建銃櫃,募丁把守,設公館於上公館(上館里),闢地一千餘甲。 丈單 立給丈單字墾戶金惠成,緣成拾肆股夥等,先年合本向荖萊湘江承給樹杞林 內外一帶青山垻埔,奉憲整設隘寮,募丁把守,墾闢田園。成業之日,先既供丈 征租納課,歷管無異。茲近年以來,移隘添丁,兼之上命清賦,倍納正供。是以 缺欠糧額,爰是成邀集股夥人等酌議,將本墾界內公請丈量,至公無私,復行丈 明。今有丈得佃戶萬善公管理人彭殿華、彭樹滋水田壹處,坐落土名有應公排, 東至大圳為界;西至有應公排凸水流內為界;南至伯公龍崗分水至壢底為界;北 至排尾插落壢双洽水為界。四址內計丈○甲貳分貳厘○毫,照界管業,遞年供納 隘屯口糧大租谷○拾○石四斗四升○合。每至早季收成之日,精燥挑運到館,繳 納本墾戶收貯,給割完單存據,不得拖延少欠,永遠依例,立給丈單執照。 批明:字內山埔水田,先年未曾給有墾單,至今丈明,眾股商議,施出作為 有應公香祀之業,日後永遠免納隘糧大租,批照。 光緒元年乙亥歲貳月日立給丈單 杜賣契 立杜賣盡根埔地山林契字人,樹杞林業主十四股,於道光貳拾肆年公置接充 墾戶金惠成,即十四股公戶。自嘉慶拾壹年間,奉憲諭合夥給墾樹杞林等處,就 地取糧。以□年□,隘糧公課不敷,難以鳩派,爰是股夥商議,截出上公館庄右 畔,竹圍外田園埔地山林壹所。東至大圳為界;西至大龍崗分水流內為界;南至 竹頭圍直透□水窩,天水流內為界;北至葉家祀彭姓祖墳為界。又帶竹頭邊大圳 下,水田壹股,東至大路為界;西至大圳為界;南至竹頭為界;北至溝壢為界。 □四至界址,經中面踏分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