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与体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 、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一) 来源: 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 糖 > 脂肪 > 蛋白质 1、糖:主要供能物质(占总能量的70%) 葡萄糖 糖原(肝、肌)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直接测定法 间接测定法 1、直接测定法 测定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散发的总热量。因方法复杂、不便操作。 2、间接测定法 根据定比定律: 通过测定受试者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O2量计算出这段时间机体产热量。 4)非蛋白呼吸商 (non-protein respiratory quotient,NPRQ) 糖和脂肪氧化(非蛋白代谢)的CO2产量和耗O2量的比值。 简化测定法(不考虑Pr代谢) 1、测出受试者单位时间内的耗O2量 2. 按混合食物RQ = 0.82,查出氧热价(20.195kJ/L) 3. 产热量= 耗氧量×氧热价 例:受试者24h耗氧量为400L,算其24h产热量。 产热量=400L× 20.195kJ/L =8078 kJ 机体不同状态时的能量代谢率 ───────────────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 躺卧 2.73 开会 3.40 擦窗子 8.30 洗衣 9.89 扫地 11.37 打排球 17.05 打篮球 24.22 踢足球 24.98 持重机枪跃进 42.39 ─────────────── 3、年龄: 青少年、儿童>老年人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易受环境温度影响 注意老人、新生儿体温护理 4、肌肉活动: 肌肉剧烈活动时,体温可升1~2 ℃ ∴测体温时要求安静、休息; 小儿防止哭、闹。 5、其它: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温度变化、进食、药物等均可影响体温。 (一) 产热过程 1.主要的产热器官: 安静-----内脏(尤其是肝脏) 运动-----肌肉 产热量最多:骨骼肌、肝脏 1、散热途径: 主要途径:皮肤散热(97%); 次要途径:随呼吸、尿和粪便等排泄物而发散。 行为性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 (一)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粘膜和内脏,有冷、热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受器: 主要位于下丘脑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冷敏神经元 热敏神经元 体温调节机制---调定点学说 体温在偏离某一临界温度(37 ℃ )时,将会导致明显的产热和散热改变,从而使体温恢复到临界温度,这一临界温度即称调定点。 体 温: 指机体体核的平均温度。 腋 温 36.0-37.4 ℃ 口腔温 36.7-37.7 ℃ 直肠温 36.9-37.9 ℃ 直肠温>口腔温>腋温 注: 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 (二)体温的生理波动 1、昼夜节律: 清晨2-6时体温最低 午后1-6时最高, 波动幅度≤1℃ 2、性别: 男性<女性(0.3℃) 女性基础体温:双相型体温曲线 与孕激素水平相关 能代:女性<男性 女子基础体温变动曲线 体温的相对恒定(37℃左右 )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T < 22℃→心跳停止 T>43℃→酶变性而死亡 T = 27℃→低温麻醉 (三)体温相对恒定的生理学意义 二、产热与散热(体热平衡) (一) 产热过程 (二) 散热过程 2、产热形式: (1)寒战产热: 寒冷环境中最有效的产热方式。 特点:屈肌和伸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