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5届高三语文五月模拟考试试题(二).docVIP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5届高三语文五月模拟考试试题(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汉阳一中仿真模拟(二)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禅宗 桂冠/冠冕 解元/浑身解数 B.汲取/秘笈 湮没/模样 斐然/流言蜚语 C.泥淖/绰约 股肱/女红 偌大/一诺千金 D.绽放/积淀 埋怨/叶脉 杳然/纷至沓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戍守 编篡 归谬法 满腹经论 循循善诱 C.闲瑕 暮霭 名信片 高潮迭起 一张一弛 D.关隘 切蹉 烽火台 克敌致胜 捷报频传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_____,作出诊断。②真正的________,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出,而不是萎缩在某个角落。 ③香溪是王昭君的故乡。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滋润,使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的心灵。A.病征秀外慧中B.病症冰清玉洁C.病征冰清玉洁D.病症秀外慧中()()阅读下面的,完成。 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B.“啸”在先秦时代便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C.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B.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卓荦不群的气质了。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D.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C.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可有可无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选自《苏洵集·附录·卷上》) ①祔fù,合葬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退而次之曰 次:编次,撰述 B.生十八年归苏氏     归:出嫁 C.由夫人素勖之也     勖:勉励 D. 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程氏孝恭勤俭的一组是()①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 ②独夫人能顺适其志 ③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 ④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 ⑤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⑥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在京城去世后,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告诉前去吊唁的司马光,他们要将父亲的灵柩送回四川老家安葬B.有人劝说程氏向苏家父母求得一些财物,而程氏认为虽然可以求得,但是害怕有人自己的丈夫而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C.苏轼和苏辙兄弟小时候,都是由程氏亲自教育的。程氏经常告诫他们,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罢了。 D.司马光认为女子如果能做到使家族和睦,善于治理家事,就已经很贤惠了,而程氏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到勉夫教子,可谓见识高远。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万一使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