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预防青少年自杀预防工作和危机处理.pptVIP

预防青少年自杀预防工作和危机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青少年自杀预防工作和危机处理

預防青少年自殺(101): 預防工作和危機處理 謝永齡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糸副教授 . 受到困擾的人往往誇大問題的嚴重性,用情緒支配自己,而忽略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最可惜的是,他們採用永久、不會逆轉的方法,來解決暫時的問題。 謝永齡 「青少年心理問題」 (in press) 中文大學出版社 生命是無價的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是指一個人假如沒有自殺致死而活到75歲,這數字正反映過早死亡對社會的損失。 在香港,假設平均壽命為75歲,以2001年為例,有988人自殺,粗略估計損失潛在生命的年數是28,690年。 單是20至29歲人士自殺,損失潛在生命的年數最高是8,550年。 目的 確認出自殺行為的特徵 確認出處理危機的方法 了解傳媒報導自殺的手法及影響 了解預防自殺服務/功用 練習 1: 請回答以下問題 對/錯 在香港平均每年有二千人自殺致死。 對/錯 青少年自殺是罕有的。 對/錯 藥物和酒精對青少年自殺的角色最 為重要。 對/錯 總有一、兩個原因能解釋青少年為 何自殺。 對/錯 拯救是沒有用的,要死總是會自殺。 對/錯 在自殺前,一般青少年會告訴朋友 自己的計劃和感受。 自殺行為分類 致命的自殺(自殺致死)(fatal suicide rather than completed suicide) 非致命的自殺(企圖自殺)(non-fatal suicide rather than attempted suicide) 自殺威脅(suicidal threat) 自殺概念(suicidal ideation) 無自殺行為 自殺率 青少年自殺是罕有的。 自殺是青少年頭號致死原因 平均每年青少年自殺死亡率是23.7人。 男性佔49.4%,女性則佔50.6% 。 與西方國家相比,香港女性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是相對地高。 練習2 : 自殺的原因 請列出青少年自殺的原因。 1. 2. 3. 自殺是一種精神失常的行為 90%青少年自殺死時有至少一種以下的失常: 抑鬱 濫用物質/酗酒 操行失常 有關危機青少年的統計 在香港: 每年有110,000名青少年生活在貧窮中 每年有40,000名青少年患抑鬱症 每年有30,000名青少年濫用藥物 每年有27,000名青少年受到虐待 每年有21,000名青少年在單親家庭成長 有關危機青少年的統計 每年有12,000名青少年犯罪 每年有8,500名青少年企圖自殺 每年有3,500名青少年未婚懷孕 每年有3,000名青少年輟學 風險因素(risk factors) 抑鬱 濫用藥物/吸毒/酗酒 操行失常 曾企圖自殺行為 未婚懷孕 性虐待/身體虐待 離家出走 風險因素 退縮及離群 低自尊感 貧窮 犯罪 輟學 被欺凌/欺凌 風險因素 性取向 長期病患 完美主義 進食失常: 精神饜食症和暴食症 最能準確預測自殺行為是曾經企圖自殺。 但是預測自殺行為通常都是不準確。 保護困素(protective factors) 增強心理健康 充足的社交支援和適合的社交技巧 主動尋求幫助 增強適應能力 忍受挫折/樂觀看法 解決問題能力 自我控制 預防的基本原則 減低風險因素和增強保護因素 針對高危者,不應假設每個人都會自殺 提供不同層面(個人、家庭、學校及社區﹞,主動的預防策略 盡早提供有系統的預防措施(計劃) 成立機制 , 處理危機 提供事後跟進 抑鬱徵狀 ? 抑鬱徵狀(例如憂愁) 或 ? 煩躁不安 ? 失去興趣和快樂 ? 失眠或睡眠過度 ? 喟口增加或減少;就或是體重增加或減少 ? 思考力減少或不能集中精神 ? 疲倦或沒有精力 抑鬱徵狀 ? 心理肌動的興奮(psychomotor agitation) 或遲緩 ? 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或過傷內疚 ? 有自毀/自殺計劃或自殺行為 抑鬱:扭曲的認知 非黑即白:二分法 以偏概全(overgeneralization) 斷章取義:用悲觀的觀點 妄下結論 誇大事件 情緒支配自己 抑鬱:扭曲的認知 自我標籤 過份挑剔 怪責自己 自殺行為 自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精神失常是自殺的必要但是不足夠的原因(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單是壓力是不能夠導致青少年自殺的 危機處理 從心理角度而言, 對付自殺的簡單處方是: 減低痛楚,擴闊視野, 撤回行動,減少壓力。 即使是少許進展,亦可能拯救生命。 Edwin Shneidman, 1989 練習3:請選出六項自殺的徵兆 ? 衝動 ? 受到虐待 ? 以口頭威脅,有自 殺計劃 ? 濫用藥物 ? 表達情感的能力薄 弱 ? 低落的自尊感 ? 抑鬱、無望感 ? 曾經嘗試自殺 ? 社交能力弱 ? 不果斷 ? 二分法思考 ?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