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法益(二).doc
社會法益(二)
丁玉雯
一、實例演練
(一)哆啦b夢為蒐集便利商店點數,向小夫購買偽鈔鑄造模具與雷射印表機,後偽造千元大鈔共6000元到7-14便利商店購物,不料遭聰明的店員小杉拒收,問哆啦b夢成立何罪?又哆啦b夢若係偽造消費券,又應如何論處?
(二)小乖因經濟不景氣失業在家,為維持生活,擬偽造千元大鈔以供花用,便以高薪請畢卡鎖為其調製色墨,畢卡鎖為展現其高超之技術,即提供色墨,小乖開工後第一天即遭警察查獲,問小乖與畢卡索該當何罪?
(三)甲、乙二人明知無買賣土地之事實,兩人卻訂立虛偽之買賣契約,並持以向地政機關登記,問甲、乙二人各犯何罪?
二、構成要件分析
(一)第195條-偽造變造通用貨幣罪
1.構成要件該當性
(1)行為客體:
通用之貨幣、紙幣、銀行券。
→所謂通用指強制通用力而言,故外國貨幣不屬之。
Q.消費券是否屬通用貨幣?或係屬有價證券?
→100年司法官第一試刑法第35題
(2)行為
①偽造
本無貨幣印製權或鑄造權之人,模仿真幣而印製、鑄造具真幣外型,使人極易誤認之偽幣。
②變造
就本具強制流通力之真幣加工,改變面額或流通地。
Q.熔真幣加以重鑄屬偽造或變造?
非單純之加工,應屬偽造。
(3)主觀要件:
①故意
②意圖供行使之用
(二)第196條第一項-行使收集交付偽造、變造貨幣罪
1.構成要件該當性
(1)行為客體:
偽造、變造之通用貨幣、紙幣、銀行券。
(2)行為:
①行使:只依通常之使用方法使用,不論合法或非法均屬之。
②收集:收藏、蒐集
③交付:係指告知他人為偽造變造的貨幣而移交他人支配持有。
(3)主觀要件
①故意
②意圖供行使之用:於收集、交付之類型,主觀上須具有供行使之用的意圖。
2.其他問題
(1)偽造變造貨幣與行使之競合
實務見解:行駛行為吸收於偽造行為中,應論以偽造貨幣罪。
學說見解:後之行使行為屬不罰之後行為,僅論以前行為之偽造貨幣罪。
(2)行使偽造貨幣罪與詐欺罪之競合
實務見解:行使偽造貨幣本含有詐欺之本質,詐欺罪以為行使偽造貨幣所以收,僅論以行使偽造貨幣罪。
學說見解:一行為觸犯數罪名,想像競合。
Q.甲拿著偽造的消費券一千元至商店購買物品,商店老闆A不察而收受之。依實務見解,甲應如何論罪?
(A)僅論以行使偽造貨幣罪。
(B)僅論以行使偽造有價證券罪。
(C)成立偽造貨幣罪與詐欺取財罪,一行為觸犯數罪名,從一重處斷。
(D)成立偽造有價證券罪與詐欺取財罪,一行為觸犯數罪名,從一重處斷。
(3)既遂與未遂之認定?
行使目的說:依該行使行為是否達行使目的為斷。
置諸流通說:將偽幣充作真幣使用,將其至於可流通之狀態時,即屬既遂。
(三)第196條第二項-收受後行使交付偽造變造貨幣罪
1.構成要件該當性
(1)行為客體:
偽造、變造之通用貨幣、紙幣、銀行券。
(2)行為:
行使或交付於人。
Q.第196條第一項與第二項之區別?
→行為人認識該貨幣係偽造或變造者,係在收受之前或之後?
收受前:§196第一項
收受後:§196第二項
(3)主觀要件
①故意
②意圖供行使之用:於交付之類型,主觀上須具有供行使之用的意圖。
(四)第199條-製造、交付或收受供偽造變造或減損貨幣之器械原料罪
1.構成要件該當性
(1)行為客體:
可供偽造或變造貨幣或減損硬幣分量所須之器械與原料。
(2)行為
製造、交付或收受
(3)主觀要件
①故意
②意圖供偽造、變造通用貨幣或減損通用貨幣分量之用
2.其他問題
(1)本罪與偽造變造貨幣罪之競合?
實務見解:高度行為吸收低度行為,僅論以偽造變造貨幣罪。
學說見解:法律單數,補充關係。
學說見解:不罰前行為。
(五)第201條第一項-偽造變造有價證券罪
1.構成要件該當性
(1)行為客體:
公債票、公司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
→所謂有價證券指表彰財產權利的文書證明,該權利之發生、行使與移轉,以占有證券為必要。
Ex.票據、載貨證券、外國貨幣、中獎之公益彩券。
Q.統一發票?
實務見解:係營業人開與買受人之憑證,旨在防止逃漏稅、控制稅源,給予獎金僅係鼓勵買受人索取,故統一發票係私文書,而非有價證券。
Q.附屬票據行為?ex.背書、承兌等
實務見解:偽造有價證券罪,僅限於基本票據行為(即發票),偽造附屬票據行為屬偽造私文書。
學說見解:附屬票據行為係複合存在於一個證券上,倘冒用他人名義而為時,亦屬有價證券之偽造行為。
(2)行為
①偽造
本無製作權之人,假冒他人名義作成有價證券之行為。
②變造
指無更改權限之人,對於真正之有價證券更改其內容之行為,但不變更其有價證券之本質。
(3)主觀要件:
①故意
②意圖供行使之用
2.其他問題-競合
73台上3629判例:同時偽造同一被害人之多件同類文書或同一被害人之多張支票時,其被害法益仍僅一個,不能以其偽造之文書件數或支票張數,計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