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华版和系统版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精华版和系统版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精华版和系统版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精华版和系统版.doc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华版和系统版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精华版和系统版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精华版和系统版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精华版和系统版.doc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华版和系统版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精华版和系统版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精华版和系统版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精华版和系统版

针灸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部分 精华版 (以下内容为精华总结,篇幅少而精) 针灸总论 腧穴总论 1腧穴的概念和分类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361穴) 2)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2腧穴的治疗及主治规律。 作用: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例如:天枢穴:腹泻——止泻,便秘——通便。 主治规律:1)分经主治规律 手三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手太阴经 肺、喉病 胸部病 手厥阴经 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经 心病 手三阳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点 三经相同主治 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咽喉病、热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目病、耳病 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病 足三阳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点 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眼病、神志病、热病 足少阳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 足太阳经 后头、腰背病(背俞并治脏腑病) 足三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主治 足太阴经 脾胃病 前阴病、妇科病 足厥阴经 肝病 足少阴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任督二脉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任脉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分部主治规律(略) 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3特定穴 特定穴的意义: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 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 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 b、原穴、络穴: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 十五络穴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c、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d、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共12个 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为冠以脏腑之名。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共有12个。募穴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e、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d、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e、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 f、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4腧穴的定位方法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折量法 说明 头面部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头面部 第七颈椎棘突下至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 18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