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阳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VIP

广西田阳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田阳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壅(yōng)蔽 傲(ào)DNA污染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2006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15 % 是耐药菌,97 % 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种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此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力地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识到在牲畜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使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抑制耐药菌的传播,世界各国应限制对牲畜使用抗生素。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 人畜粪便如果流入河道,或是作为饲料的一部分被撒入农田,其中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 抗生素滥用造成的DNA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5.对上文画线句子中“付出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种耐药菌的快速传播现状令人担忧。 B.现在抗生素无法对付的细菌越来越多。 C.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很快。 D.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 6.) 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 B.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C.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D.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 7.) A.人类需要不断开发各种新型抗生素来战胜各种不同的耐抗生素病菌。 B.土壤中的耐药基因经过多次转移,传播给人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 C.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断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 D.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们就不会感染各种耐抗生素病菌。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8.下列对“师”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惑而不从师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不耻相师 ⑥孔子师郯子 ⑦吾师道也 ⑧或师焉,或不焉 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 B. ①③④/②⑥/⑤⑦/⑧ C.①⑤/⑥⑦/②③④/⑧ D. 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9.下列各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拘于时 ②学于余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而耻学于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