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布针方法(一)内热针针方法(一)内热针布针方法(一)内热针布针方法(一).doc

内热针布针方法(一)内热针针方法(一)内热针布针方法(一)内热针布针方法(一).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热针布针方法(一)内热针针方法(一)内热针布针方法(一)内热针布针方法(一)

内热针布针方法 一、骶髂关节及腰椎棘突旁密集型内热针布针方法 腰部是人体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颈背部及下肢病症往往与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息息相关,临床实践中,腰骶部的治疗应做为重中之重。 (一)腰骶部 1.布针范围:腰三角区外段髂棘-髂后上棘-髂后上棘内上缘、骶髂关节内侧缘。 2. 主治: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所致腰骶痛、下肢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3. 目标软组织:腰背筋膜、竖棘肌、腰方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 4. 布针方法:俯卧位,腹下垫枕。标记两排弧形的进针点,第一排髂棘下缘1cm,第二排向上向内 3cm,其每个进针点位于下排两个邻近针点中间的上方。下排的进针点系直刺,先沿弧形中段的髂后上棘内上缘贯穿骶棘肌附着处直抵骶骨背面外上部;再沿弧形下段的骶髂关节内侧缘贯穿此肌附着处直抵骶骨背面外侧部;后沿腰三角区外侧的部分髂棘贯穿腹肌等附着处。上排进针点由后上方(或后内方)向前下方(或前外方)作斜刺,抵髂后上棘内上缘、骶髂关节内侧缘或髂棘后,再做小幅度提插,分别抵达并贯穿三者各自的前缘肌附着处。但当针头贯穿髂棘的肌附着处后须分别沿骨面改用向前下方深入 1.5cm 的骨膜下刺。(图 7-1、图 7-2) 图 7-1 双侧腰骶后部定点全貌图 图 7-2 双侧腰骶后部针刺全貌图双侧 5. 注意事项: (1)下排针刺始终以髂嵴唇为骨性标志,在其上做提插松解后再抵达骶骨背面。 (2)上排针抵达髂嵴唇后沿内唇提插松解内唇骨骼肌附着,然后再进入骶髂 关节。 (3)髂骨外侧进针不要太深,始终以髂嵴为标志,以免伤及腹部脏器。 6. 腰骶部少针精刺或多次治疗图例 6.1 骶髂关节一边 3 针,针尖向骶髂关节方向斜刺,腰椎棘突旁的针刺方向为斜刺 30° -45°。下次治疗点可选择两点中间。(图 7-3、图 7-4) 图 7-3 图 7-4 6.2 骶髂关节针刺点图,可根据需要下次采取治疗点。(图 7-5、图 7-6) 图 7-5 图 7-6 6.3 单侧骶髂关节治疗点与腰椎棘突旁针刺点图。(图 7-7、图 7-8) 图 7-7 图 7-8 6.4 骶髂关节骨骼上针刺图。(图 7-9、图 7-10) 图 7-9 图 7-10 (二)腰部 1. 布针范围:T10 ~ S4 棘突两旁。 2. 主治:腰骶痛、腰臀腿痛、膝痛、腰部软组织损害所致的腹部病症。 3. 目标软组织:竖棘肌在 T12 ~ S4 附着处(棘突、椎板、后关节)。 4. 布针方法:患者俯卧位,较瘦小的患者可腹部垫高枕。从骶骨开始向上,含全部腰椎至 T12 椎下(胸椎下端范围内)。一般一边布两排针,内排贴近棘突,外排据内排 3 ~ 4cm。从 L12 到 S4 共 4 排针,棘突两侧(夹脊两排)内排,每排大约各 11 ~ 12 针,外面两排(外排)约各 10 ~ 11 针。先打内排针,后打外排针;脊突两排帖着棘突边缘直刺,然后提插到椎板或背面,沿着棘突板进针比较安全;外两排向内斜刺至椎版或背面,再向外提插至后关节或背面外侧。针尖不可向内上,尤其在棘突间,针尖向外上方移动,方能进针到后关节。(图 7-11、图 7-12) 图 7-11 腰椎两侧针刺治疗定点 图 7-12 腰椎单侧针刺全貌 5. 注意事项:此处治疗最容易刺破硬膜造成脑脊液漏,术后出现站立时头痛、恶心、呕吐,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给病人解释清楚,不用惊慌,去枕平卧,补液每天 2500 ~ 3000ml 盐水,且忌用甘露醇 ! 一般 3 ~ 7 天症状缓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内排可采用向臀侧的斜刺,这样能有效的避免针刺入椎管。 6. 腰部少针精刺或多次治疗图例 6.1 胸椎下端与腰椎棘突旁针刺点,针尖可向下斜刺30°-45°进行针刺松解。下次治疗点可选择上次针刺中间点;(图 7-13、图 7-14) 图 7-13 图 7-14 6.2 腰椎棘突单侧治疗点图(图 7-15、图 7-16) 图 7-15 图 7-16 6.3 腰椎棘突旁内热针在骨骼点位置图(图 7-17、图 7-18) 图 7-17 图 7-18 内热针发明人荣贺简介 荣贺:主治医师,中医世家,现任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