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像术(Holography)-郭艳光.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像术(Holography)-郭艳光

老 師 : 郭 艷 光 老師 撰 寫 人 : 王 炯 翰 學 號 : 8522013 大綱: 前言: 全像術的源起: 全像片的原理: 全像光柵的原理 全像片的特點: 例子: 應用: 比較 : 3D魔幻圖 立體圖 結論: 參考資料: 前言: 全像術(Hologram)的應用曾有一段時間沒落了下來,這是因為過去的科學家無法找到一個具有良好同調性質的光源,直到雷射光的發明,全像術才又燃起了它潛力無窮的活力,讓科學家們發展出更多有關全像術的產品跟科技。你可能會發現到在一些用品的標籤、信用卡、貼紙、證件等等,上面都會有很漂亮的立體影像,也許你就會好奇這些影像是如何做成的,其實這些立體影像就是用全像科技製造出來的產品,因此全像科技可以說是已深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帶給我們更多姿多彩的視覺享受。 全像術的源起 一般我們照相機所能照出的底片,通常只能記錄到某一特定角度的物體影像,因此一張相片只能見到物體在某一角度下的面像,而對於立體影像似乎卻無法造成;但在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下,還是讓人類發明出了可以從底片或一些較特殊的相片中,看出物體在不同角度下的立體影像。1947年在英國工作的匈牙利籍工程師-丹尼斯?蓋博(Dennis Gabor)正為他的電子顯微鏡片品質太差,無法正確對焦而煩惱;因電子顯微鏡是將一束電子射在物體上造成影像,由於放大倍率高所以須要精準的對焦。而在復活節的那一天,他正在球場等待上場打網球時,腦中突然靈機一閃。他想如果不能透過鏡片得到清楚的影像;那麼為什麼不去除鏡片,先記錄下影像的完整資料,再另想方法將影像用光學的方式重建起來呢? 因為任何影像實際上包括三個成分:能量(或強度,即明暗對比)、波長(即顏色,由不同波長的可見光所決定)以及相位(即波峰、波谷的位置),但在一般的攝影當中,我們只能記錄到物體反射光的能量和波長;對於光波的相位卻無法記錄,所以蓋博的想法,就是要把光波相位的資料記錄並重建出來。通常一個物體反射光波的相位資料,我們稱為『波前』(wavefront),也即波的前端。理論上,如果我們把反射光波的前端用假想的線條連結起來,那麼我們會發現,連結起來的線條與反射光波物體的形狀是一樣的;換句話說,如果能夠將這個物體的波前記錄下來,我們就能掌握形成這個物體立體影像的全部資料,也就有可能再重現這個立體影像。 所以在當年有限的科技條件下,蓋博利用水銀燈以及綠色的濾光鏡,將光源的波長限定在較窄的範圍內,經過過濾的光源在通過極小的針孔和一個鏡片後,可使光的方向統一。他再將一片浮刻著數位物理大師名字的小透明玻璃片,放在光源前,透明片後方則放有一個塗有感光物質的平板,裝置如圖一。果然在感光片顯影以後,記錄下了一些干涉條紋,而當蓋博將顯影過的感光板放置在同樣的光線下時,物理學大師們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原來放置刻字玻璃片的地方。由於這種技術記錄下了所有波前的資訊 ,理論上也就可以把完整的影像重新產生出來;因此蓋博把這種影像稱為hologram,其中字首holo在希臘文中意為「完全」、「完整」,而字尾gram則是「訊息」之意;全像術便由此而起了。 不過以今日的標準而言,蓋博的實驗其實相當粗糙,因為他所產生的影像也難以真正表現出立體的效果;蓋博最大的困擾有二:一是實驗設計當中,各物體排列上的環境瑕疵產生「孿生影」,重疊在影像上使影像模糊,另一個問題是無法找到真正單一波長的光源。所以蓋博的實驗一直被束諸高閣,少有問津者;直到1960年雷射的發明,使蓋博的發現產生了新的意義。雷射的特性在於可以發射出一束方向、波長完全相同的光波,這正是製作全像的理想光源;而至於困擾蓋博的巒生影問題,也在1963年被兩位美國科學家,以物光和參考光分開的方式解決了。 全像片的原理: 使用全像術攝製立體的影像,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而不同的方法會有不同的名稱,例如:用單一光束照射物體的單光束穿透式全像片(single-beam transmission hologram)及反射式全像片(reflection hologram)等等。在本實驗中,我們則是將氦氖雷射光分成兩部份:一部份雷射光直接照在全像底片上,是為參考光(reference beam);另一部份雷射光是照射物體並經物體的反射後,照在全像底片上是為物光(object beam);這種使用兩道光照射的方式所形成的全像片,稱為『雙光束穿透式全像片』(double-object-beam transmission hologram)。 全像術所得的立體影像是利用楊格(Thomas Young)干涉的原理,因為我們知道光具有波動的性質;所以就會有相位的本質,而當兩道光會聚在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