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讲老子以无文本思想的逻辑延伸(三)老子的道德观.ppt

12第十讲老子以无文本思想的逻辑延伸(三)老子的道德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第十讲老子以无文本思想的逻辑延伸(三)老子的道德观

第十二讲 老子“以无为本”哲学思想的逻辑延伸 (三) 最高的道德境界——不仁 一、老子反对普遍的仁义道德吗 1、历来认为老子反对道德的根据: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9) 2、反证(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8) 《史记.孔子世家》:老子赠孔子言: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54)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 55)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59) 3、反证(2) 郭店战国楚墓竹简本《道德经》: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为—— “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没有“智慧出,有大伪”一句。 4、结论:老子不反对普遍的仁义道德 二、道德观的 两种境界 两种 道德 观之 比较 两种道德观—— 没有是非对错之分; 但有境界高低之分; 老子代表了一种更高境界的道德观。 三、老子自然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1、自然道德观的内在逻辑 “德”是“道”固有的而非人为预设的; “道”之“德”即“道”的品格、规律; 崇尚“道”的品格、遵循“道” 的规律办事,乃“德”之最高体现; 万物无不循“道”而动,故万物皆有“德”; 人循“道”而动,乃人类最高之“德”。 2、“道”之“德”(品格) ①天道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 ②天道无私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1) ③天道不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73) ④天道均衡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77) ⑤无所偏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5) 苏辙《老子解》: 结刍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适时然也。既事而弃之,行之践之,夫岂恶之?亦适然也。 以万物、百姓为刍狗: ——无所偏私: ——无所爱憎、无所等差、一视同仁: ——最大的仁爱! 故老子倡导: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49)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62)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 与儒家仁爱的比较: ——有等级区分的仁爱: ——君子和小人、有德和无德、善行与恶性: ——一种局部的爱、有限的爱。 3、人为道德观的产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下仁)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下礼)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38) 公德训诫日: 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 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 每年重阳节:中国老年节; 12月2日: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公德训诫日的悲哀: 人们啊,我们不期望你年年、月月、日日道德圆满了,我们只期望你至少在节日这一天、这一月积积德吧。 4、道德的本质是自律而非强制 道德的自律性: ——道德源自善心而非外在表现; ——道德主体的意志是自由的、自愿的, “自己为自己立法”(康德) ——最高的道德是无意识的行为;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马克思)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38) 道德依靠他律的荒唐: 德国近年研制出一款新式智能洗衣机,专门针对男人不干家务而设计的。这款洗衣机能识别洗衣机操作者的性别,而且只有男女轮流操作时它才正常工作,否则便罢工。假如上次操作洗衣机的是女主人,下次洗衣时就该轮男主人操作了;如果男主人不愿意,只好女主人去开机;但对不起,洗衣机不启动。 5、人为道德标准的倡导成为某些人实现其罪恶目的之工具 《庄子.盗跖》:“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