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宁夏银川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夏银川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宁夏银川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荀子》中说:“齐国‘并国三十五’,晋国‘献公并国十七’,楚国‘庄王并国三十六,开地三千里’,秦国‘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之间战争频繁 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 C.国家统一已成定局 D.西周统治范围扩展 2.1986年安徽寿县谷贝村农民在一个窖藏土坑内发现一组铜器,包括四件铜洗、三件弩机、一件熨斗,其中一件铜洗腹部饰有四道弦纹和两个相对的辅首,底部铸有小篆“蜀郡”二字和鼎纹。据此判断这组铜器铸造时间最早可能在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3.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材料反映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转趋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颠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D.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4.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曾经使中国引领世界文明达2000年之久,这其中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因素,这些合理因素包括①强化了国家和民族认同感②统治者把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③服从意识有利于增强对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执行力④面对灾难中央政府有全国性的应急处理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元代的科举制度也基本上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只考两场,要求相对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淮河以南的南宋境内的人民)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严格,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种族分配。这表明 A.元朝主要以科举作为协调蒙汉关系的主要手段 B.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C.元朝统一后重视全面推行汉化政策 D.其做法在于协调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以汉族为代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6.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山东 14 132 42 104 82 527 64 1126 43 537 74 1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45 459 19 131 51 545 15 205 43 976 39 511 广东 — — 72 1270 71 1959 A.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B.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7.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铜器中,有裘卫四器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周商品经济繁荣 B.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 C.分封制瓦解 D.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被破坏 8.《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材料说明 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 B.海禁政策导致了倭患出现 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 D.倭患导致了海禁政策出台 9.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如下四字,它们依次象形:植物生长的形状;草木繁茂之状; 果实累累,谷物成熟;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可以得出 A.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B.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C.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10.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 “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