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docVIP

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doc

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1.对比图一和图二,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 ) A.生产模式的变化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社会组织的完善 D.经营方式的改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图一石犁到图二的铁犁,说明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故本题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 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信息说明古代小农经济基本模式的写照,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故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特点。 3.下列引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所有土地都归周王所有,故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古代土地制度。 4.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 A.“公田”转化为私田 B.土地兼并 C.由于军功而获赏赐土 D.政府的“均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代封建社会土地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兼并自耕农和农民的土地,故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古代土地制度。 5.“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 A.唐朝前期的长安城 B.北宋开封城 C.南宋临安城 D.元朝泉州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的信息说明夜市和早市的出现,市场打破时空界限,只有北宋时期才出现诗句中描述现象,故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古代城市发展。 6.张某是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 ) A.空暇之余,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做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曲辕犁是唐朝发明新式工具,故选择B项;A棉布出现在南宋后期;C纸币出现在北宋时期;D彩瓷出现子啊明清时期。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发展·纺织业、制瓷业。 7.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 ) 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 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购机一张,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的信息说明出现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故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发展·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8.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 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的信息说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 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则说明是海禁政策,故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