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新课标必修三).docVIP

山东省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新课标必修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新课标必修三).doc

山东省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新课标必修三) 一、选择题1.2.3.4.5.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利用典型的艺术形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创作方法。下列文学作品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有 ①《诗经》 ②《离骚》 ③《子虚赋》④《红楼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7.8. A.“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9. ) A、陆游 B、辛弃疾 C、柳永 D、李煜 10.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11. ) A. B. C. D. 12. 13.,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下列历史信息与之相关的是 A.楚辞 《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唐诗 《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宋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元曲 《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15.16.(13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四: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它……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首次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将为今后的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从地面迈向天空,再迈向太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 —— 新华网北京2010年10月1日电:《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阶梯》 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位作者所属的诗词流派。(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3分)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从卫星的运行轨迹上看,这两种卫星有哪些大的区别?(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对天体(或月亮)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 17.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老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闾(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诚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宋代城市职能有何变化?(4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