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功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成功大学

衛星遙測原理 遙測的定義 廣義 乃指不需要與目標物直接接觸,只需利用儀器便可獲得與分析該類資料的科學技術。 狹義 利用空中或太空載台的感測器,以電磁能的操作方式,以進行地球資源的監控、製圖和探測。 遙測緣起與發展 初期遙測以航空測量照相系統為主,以軟片為感測器,感測範圍為近紫外線、可見光、及近紅外線等波段,約在電磁波0.3 ~ 0.9μm的狹窄範圍。 蘇聯於1957年發射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波尼克號(SPUTNIK)。 1972年7月23日美國發射地球資源科技衛星ERT-1,後來改稱為Landsat-1,開啟了人類對地球資源之調查、探勘、環境監測、影像製圖等之新紀元。 美國陸續發射Landsat系列,今年4月將發射Landsat-7。法國也於1985年4月發射Spot-1衛星,進入衛星製圖階段。SPOT-4亦已於1998年3月24日發射成功。 美國於1978年發射Seasat,使得遙測範圍擴展到微波。歐洲太空總署分別於1991、1995年發射ERS-1, ERS-2,加拿大也於1995年發射Radarsat,使微波遙測更上一層樓。 近年我國和中國大陸在衛星發展亦有所斬獲。我國的中華衛星一號已發射成功,中華衛星二號、三號亦規劃進行中。而中國大陸亦相繼發射風雲一號、二號。 我國太空科技的新紀元--中華衛星一號 中華衛星一號於民國88年1月27日發射成功。 為低軌道的科學實驗衛星。 發射升空後,將進入與赤道傾斜35度、距地球表面600公里的低軌道飛行,約97分鐘繞行地球一周,每日約六次對國內接收站傳輸所收集到的資料。 中華衛星一號計畫包括衛星本體、酬載發展、整合測試、系統工程、地面系統及其相關的運作執行等子計畫。 中華衛星一號主要任務為科技研究,將進行海洋水色照相、電離層電漿電動效應及通訊實驗等三項科學及技術實驗。 中華衛星一號系統運作架構 遙測流程 輻射原理 大氣中的能量交互作用 大氣為複雜的介值,含各式各樣的懸浮物質,有散射、吸收和放射等功能。而太陽向地面投射的能量,以及地面反射的能量都要穿越大氣,故感測器的攝像必會受其影響。 大氣的吸收效應 大氣的散射效應 由於電磁波被大氣中的分子、水滴及灰塵粒子所反射或折射,使其運行方向改變,進而改變光譜輻射性質。 雷氏散射 散射粒子直徑小於電磁波長 於紫外線和藍光波段最強 發生於距地面9公里內 米氏散射 散射粒子直徑大於電磁波長的1/10 對紅光和紅外光發生散射 發生於距地面4500公尺內 無條件散射 散射粒子直徑大於電磁波長的數倍 各種波長輻射能均可發生散射 發生於大氣中懸浮微粒含量高時 電磁波和地表間的交互作用 遙測系統 感測器 --針對預定的目標物做各種電磁輻射測量,並記錄其結果,送回資料處理器。 載台 -- 一般指飛機或人造衛星等,供應感測器所需的動力,並攜帶感測器至預定地點。 航行系統 -- 決定載台的位置和探測的區域。 操作員 -- 可能是人或自動控制系統,使載台和感測器依照計畫執行任務。 資料處理器 -- 針對感測器的探測結果做一系列的處理,把各種輔助資料附加在感測器的測量結果上,以便於進一步解釋。 解譯員 -- 利用處理過的資料把各研究對象的位置、性質、數量、和新發現做進一步的整理、解釋和分析。 影像資料的前級和後續處理 輻射校正 為了從掃描器資料得到正確的輻射資訊,掃描器必須經過輻射校正。不論何種形式的校正方法,除了是資料蒐集和處理所用設備的函數,也是應用需求的函數。 幾何校正 掃瞄影像跟航空照片一樣,有各類的幾何畸變差,而影響影像的判讀。畸變差主要來自由掃描幾何特性所產生之比例尺與投影位移的系統誤差;以及影像蒐集期間,飛行參數的偶然誤差。 影像增揚 影像資料的數值增顯處理,必須在影像判讀前完成。目的在於凸顯影像中地物間的明顯對比,以改進影像的可判讀性。 影像分類 影像分類的目的,即是要藉著某特定的灰階值範圍來判識和描述地面覆蓋物、土地利用類型以及其他目標物特徵。並運用多光譜分析和統計應用,以決定影像中各像元所屬的地面覆蓋物類型。 遙測衛星的演進 衛星遙測技術發展之回顧 源於60年代,歷經三代資源衛星 受限於10-30米解析度,應用上未能有突破 衛星遙測技術發展之飛躍 冷戰結束,軍用科技開放民用 高解析度衛星影像(1-3米解析度) 高光譜衛星影像 第四代地球資源衛星(雷達影像) 全球定位系統(GPS) 高光譜(Hyperspectral)衛星遙測 從收集地球表面物性資料角度而言,高光譜遙測是目前最有潛力的手段 現階段Landsat TM波段寬度只能在60 ~270 nm 高光譜波段可細分至3 nm,一般有25 ~ 250個波段 美國NASA委託TRW Inc. 製造兩顆高光譜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