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生哲学的一课.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生哲学的一课

人生哲学的一课 艾芜 艾芜(1904-1992) 四川新繁县 人。 中国现代作家 1925年离开故乡,到云南和缅甸、新加坡等地漂泊,过着贫困的流浪生活。 做过杂役、伙计、教师、编辑。 1931年回国后定居上海,开始创作生活并加入左联。 以 《南行记》为代表,作品多以滇缅少数民族地区为背景,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由于长期过者流浪生活,怀有对下层人物和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品中多都描写下层人物如流浪汉、小偷、脚夫、城市中的劳苦贫民等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百炼成钢》 中篇小说 《我的幼年 时代》、《我的青年时代》、《乡愁》、《一个女人的悲剧》 短篇小说 《南国之夜》、《南行记》、《冬夜》 散文评论集 《漂泊杂记》、《杂草集》、《欧行记》、《初春时节》 文艺理论 《文学手册》、《谈小说创作》 报告文学 《幸福的矿工们》 《人生哲学的一课》 《南行记》开篇之作; 艾芜 “漂泊系列小说”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展现了一个刚毅坚强的青年流浪者形象 小说以叙述“我”在西南都市----昆明的流浪经历为主线,详尽地反映了漂泊者的悲惨生活,也反映出边地的风土人情。 小说以顺叙的方式,讲叙了三个紧密关连又颇具戏剧性的故事:卖草鞋、想拉车、丢了鞋。 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30年代初期西南边域的贫穷落后与落后,更可以感受到一个流浪者、一个知识青年的走投无路与孤立无援。 作者也描写了流浪中的知识青年的机智与为生存所作的挣扎,使作品的氛围在沉重、昏暗中透露出光亮的色彩。 主人公在极度饥饿与病痛中,没有悲哀,没有乞怜,只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就是这个社会不容我立足的时候,我也要钢铁一般顽强地生存下去!” 当人处于生存的危机中,人对生的追求、对死的抗争,就超越了一般的生物性本能,而显示出人性的美丽光彩。 叙述语言非常朴实,事件本身也不足以惊心动魄; 但作品表现出人在死神的危逼下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具有一种极高的审美品格,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有相通之处。 作者直截了当以“我”为主人公,展现了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流浪民形象,描绘的人物是与环境抗争的求生者,而揭露的是社会现实的黑暗本质 现代社会也存在“流浪汉”,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同样被冠以“流浪汉”帽子的人,他们走得又是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呢? 艾芜的《人生哲学的一课》将引发我们的思考。 《南行记》 艾芜的处女作,也是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在现代文学史上,最先以绮丽的西南边塞风光,浓郁的异域情调,写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剧,刻划了“那些在生活重压下强烈求生的欲望的朦胧反抗的行动”(见《关于小说题材.与鲁迅的通信》)。 在描写那些底层劳动者、流浪汉、少数民族贫苦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时,尽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真、善、美的品质、“他们性情中的纯金”(艾芜语)。 所塑造的小黑牛、夜白飞、鬼冬哥及野猫子等人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形象。 郭沫若、茅盾、周扬、胡风、周立波等名家以及各种现代文学史和论著对《南行记》都给予很高评价。 根据《南行记》改编的影视 电影《漂泊奇遇》 (1983) 电影《南行记》(1990) 《南行记——边寨人家的历史》(1991)荣获“‘93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 《南行记》与西方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西方叙事文学中较为特殊而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 广义的流浪汉小说: 以漂泊人生的流浪者为主角、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 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奥德赛》和公元1世纪古罗马作家彼得隆纽斯残存的长篇小说《萨蒂里孔》被文学史家视为世界文学史上流浪汉小说的代表。 《南行记》开创了中国具有独特美学特征的流浪汉文学。 《南行记》的现实主义特征 许多文学史家都认为,三十年代中期艾芜、沙汀、张天翼等“左联新人”崛起于文坛的意义在于: 他们遵循鲁迅先生的谆谆教诲,重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努力写自己最熟悉、最能反映现实人生的题材,从而克服了早期左翼作家(如蒋光慈、华汉、胡也频等)创作中所明显存在的、具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浮躁气氛的“罗曼蒂克”倾向。 看似寻常最奇崛 ——《南行记》的浪漫主义色彩 俄国作家契诃夫在临终前曾不无遗憾地念到:“变成一个流浪者,一个香客,到那些圣地去,住在寺里、林中、湖畔.夏日的晚上,坐在回教礼拜堂前的凳上……”这是怎样地向往着漂泊! 六十多年前的艾芜亲身经历了这一切,他是幸运的.虽然当初是别样的滋味,但漂泊造就了这位作家,以此为题材的《南行记》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 “铁屋子”外的“别一洞天”——滇缅边境与《南行记》 作为“现代流浪汉小说之父”的艾芜,其人生经历和文化选择在现代文坛上都有些“特立独行”的意味。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