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doc

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侵犯其合法权益和损害其身心健康的现象。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更应该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优化其成长环境。 1 2.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家庭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其辍学;学校应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3.父母应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能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 4.尊重未成年人的参与权。应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做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5.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他们。 ????????????????????????? ?????? 6.监护人应当负起法制教育的责任,教育孩子不得吸烟、酗酒;不得有旷课,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驾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不良行为。 7.未成年人应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8.未成年人遭受遗弃、虐待,可以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请求保护。 9.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不得让他们在危险的校舍、设施、场所内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安排他们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10.学校应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 ?????? 11.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家长应与学校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继续接受思想、文化、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12.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13.解决未成年人上网成瘾问题,除了推广用于组织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外,父母要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监督,学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必要的指导。 14.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其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禁止拐卖、绑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禁止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 15.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16.未成年人用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需要标明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 ?17.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 ?18.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烟酒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并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标志。 ?19.公安等有关部门应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监护人的生活无着落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 20.村(居)民委员会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协助有关部门教育和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应掌握本辖区内暂住人口中未成年人的就学、就业情况。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