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VIP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皆不给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肇始(zhào)????? 朴(?p?)刀????????霉菌(jn)???戕害(qiāng)? B.联袂(mèi)?????? 纤弱(qiān)??? ?惬意(qiè)???拙劣(zhuō) C.札记(zhá)?????? 窈窕(tio)????畏葸(xǐ)??? ? 温驯(xùn) D.擢升(zhuó)???? 否泰(pǐ)?????濒临(bīn)???绯闻(fi)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秋风忽至,一场早霜后,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B.面对浩如烟海的有字书,尽管我们浩首穷经、读破万卷,也只能涉猎沧海一粟。 C.脚下那条熟悉的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像夜空里九曲的星河,给人无尽的暇想。 D.“智慧地球的概念风靡世界,人们希望借此确立竞争优势,抢占未来发展的致高点。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能力差,遇事爱冲动,是你最让人担心的问题。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学习的   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深入地学习。 ③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    ④ 我曾经在人民大会堂亲耳   过总理的教诲。 A.自制 中止 辽阔 倾听 B.自制 终止 寥廓 聆听 C.自治 中止 寥廓 聆听 D.自治 终止 辽阔 倾听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马年春节晚会上,在的,再次倾情奉献《》。 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________。一群孩子还在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 ①你再看看地面吧!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蜒点水的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 ②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润物细无声”,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了行迹。 ③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 ④你再看看笼于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 ⑤行于这雨中,你只觉得天潮潮、地湿湿,脸颊莫名凉爽,而你却发觉不了它。 A.⑤③④①②???????????????????B. C.②⑤③①④???????????????????D. 8. 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B.风风雨雨过日子,炎炎凉凉看世界。 C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鬼。D.谈笑有布衣,往来无缙绅。? )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2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总6分)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如超出4题,则取前4题评分) (1)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3)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4)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0.文学常识填空。(2分) 下列两幅对联分别写的是哪两个作家?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写的是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写的是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22题各3分,第23题4分,共10分) 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完成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