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构造
* 齿轮泵的配油装置在哪里呢? 我们看到,齿轮的啮合点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到配油装置的作用! 并且由于齿轮啮合点的位置随着齿轮的旋转而改变, 所以齿轮泵不会因油液污染而卡滞, 也就是说齿轮泵对液压油的污染不敏感! 这是齿轮泵的优点! * 找到了吸油腔、排油腔和配油装置,我们就掌握了齿轮泵工作的原理! 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 吸油区的轮齿逐渐退出捏合,齿谷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 油箱中的油液在油箱内压力作用下,克服吸油管道阻力,被吸入油泵,并随轮齿转动! 当油液进入排油区时,由于轮齿进入啮合,排油腔容积减小,将油液从排油口挤出! 齿轮不断旋转,油液便不断被吸入和排出! 齿轮泵的泄漏比较大,泄漏途径: 一是通过齿顶圆和泵体内孔间的径向间隙; 二是通过齿轮端面与端盖之间的轴向间隙; 三是轮齿啮合线处的接触间隙。 因此,普通齿轮泵的容积效率比较低,输出压力也不易提高。在高压齿轮泵中,一般都使用轴向间隙补偿装置以减少轴向泄漏,提高其容积效率。 * * * 2.2-1单作用叶片泵 工作原理: 密封容腔形成:定子、转子、叶片、配流盘围成 下半周,叶片伸出,v密↑,吸油 v密变化,转子顺时针转 上半周,叶片缩回,v密↓,压油 吸压油腔隔开:配油盘上封油区和叶片 2.2-1 单作用叶片泵 特点: 转子转一转,吸压油各一次。称单作用式叶片泵 吸压油口各半,转子单方向承受压油腔油压的作用,径向力不平衡。称非卸荷式叶片泵,工作压力不宜太高 2.2-1 单作用叶片泵 特点: 单作用叶片泵只要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e和偏心方向,就可以改变输油量和输油方向,成为变量叶片泵。 自动调节的变量泵: 限压式 恒压式 恒流量式 2.2-1 单作用叶片泵 特点: 单作用叶片泵定子和转子偏心安装,其容积变化不均匀。故有流量脉动 叶片应取奇数一般 13-15 2.2-2 双作用叶片泵 组成: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传动轴、壳体等 2.2-2 双作用叶片泵 工作原理: V密形成:定子、转子和相邻两叶片、配流盘围成 转子顺时针转 动画 V密↑:吸油,左上、右下,叶片伸出 V密↓:压油,左下、右上,叶片缩回, 吸压油口隔开: 配油盘上封油区及叶片 2.2-2 双作用叶片泵 特点: 转子转一转,吸、压油各两次。称为双作用式 吸、压油口对称,径向力平衡。称为卸荷式 2.2-2 双作用叶片泵 叶片每伸缩一次,每两叶片间油液的排出量为 V密max-V密min (V密max-V密min)Z即一转压出油液的体积,即等 于一环形体积 2.2-2 双作用叶片泵 结论: 双作用叶片泵为定量泵 双作用叶片泵仍存在流量脉动 当叶片数为4的整数倍、且大于 8时的流量脉动较小 通常取叶片数为12或16 2.2-2 双作用叶片泵 特点: 优点:运转平稳、噪音小,工作压力较高、流量脉动小;结构紧凑、体积小 缺点:对油液的污染较敏感,如油液中有杂质,则叶片容易卡死;与齿轮泵相比结构较复杂。 2.2-2 双作用叶片泵 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专用机床、自动线的中、低压液压系统 2.3 柱塞泵 径向柱塞泵:柱塞沿径向排列在缸体内 轴向柱塞泵:柱塞轴线与缸体平行 为了连续吸油和压油,柱塞数必须大于等于3 2.3-1 径向柱塞泵(配流轴式) 工作原理 缸体 柱塞 定子 配流轴 传动轴 2.3-1 径向柱塞泵(配流轴式) 结构特点 配流轴配流,因配流轴上与吸压油窗口对应的方向开有平衡油槽,使液压径向力得到平衡,容积效率较高。 柱塞头部装有滑履,滑履与定子内圆为面接触,接触面比压很小。 可以实现多泵同轴串联,液压装置结构紧凑。 改变定子相对缸体的偏心距可以改变排量,且变量方式多样 2.3-2 轴向柱塞泵(斜盘式) 工作原理 缸体 柱塞滑履组 斜盘 配流盘 传动轴 2.3-2 轴向柱塞泵(斜盘式) 结构特点 三对磨擦副:柱塞与缸体孔,缸体与配流盘,滑履与斜盘。容积效率较高,额定压力可达31.5MPa。 泵体上有泄漏油口。 传动轴是悬臂梁,缸体外有大轴承支承。 为减小瞬时理论流量的脉动性,取柱塞数为奇数:5,7,9 2.3-3 柱塞泵的特点 与齿轮泵和叶片泵相比,该泵能以最小的尺寸和最小的重量供给最大的动力 为一种高效率的泵,但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