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增加农民转移收入和财产收入以刺激农民消费
——— 计量经济学消费—收入模型分析
01基地 田彦雪 刘敏
引言: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人口构成的主体,也是社会构成的主体,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数量达9亿之多。离开农民,农村综合体将不复存在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个战略问题。因此,要促进农村发展,必须重视农民问题。目前,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重已由1980年的47%下降到26%,一些地方还在呈继续下降的趋势,而且农村的增长速度也低于城市,也就是说9亿农民的消费低于3亿城镇人口的消费。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相对封闭,经营活动单一,农民大多从事耕种和畜牧业,故其收入主要以家庭营业收入为主。随着农村市场的繁荣,农产品价格的竞争激烈,家庭生产经营模式以其产品产量少,单位成本高,竞争能力弱,已经无法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化,不仅产量高、质量好、科技含量高、成本低等优势不断地发展,因此农民将一部分农业用地多户联片出租本地或外地个人或公司承包进行规模化经营,例如建立蔬菜生产基地、草莓生产基地、红虫养殖场等;畜牧业也由于农户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手中剩余的粮食减少,靠购买饲料成本高,家庭饲养数量逐渐减少,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走向专业饲养,同时大批富余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是转入第二产业中去,从农村劳动力就业比重来看,农业为 44.44 %,第二产业为24.8%,同上阶段对比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0.8%。专业化、基地化生产经营,农产量增长快,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下调,使得一部分农民无法在农产品商品化竞争中取胜,纷纷退出农业生产进行转行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结构再次发生改变利息、股息、红利、租金、土地征用补偿等
所以我们在研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时,认为工资性收入、家庭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消费。
以下是2000年中国部分地区农民消费——收入表。 单位:元/人
项目 消费(Y) 工资性收入(X1) 家庭经营收入(X2) 转移性收入(X3) 财产性收入(X4) 北京 3336.52 2697.21 1396.47 405.43 313.55 天津 1833.6 1594.44 1847.46 63.2 106.02 河北 1156.25 695.53 1142.86 51.73 61.49 山西 901.59 513.14 652.97 17.23 53.82 内蒙古 1170.97 207.63 1383.38 10.38 37.09 辽宁 1386.04 702.66 1533.15 26.55 125.35 吉林 1204.51 276.93 1455.44 30.19 66.61 黑龙江 1187.6 201.75 1691.39 21.6 42.3 上海 3763.47 4549.76 736.83 187.44 331.32 江苏 1922.13 1531.64 1284.54 63.9 147.53 浙江 2911.84 1979.24 2316.22 195.22 259.54 安徽 954.93 550.67 768.61 17.34 55.35 福建 2074.58 970.42 1524.02 40.94 220.82 江西 1170.68 588.62 840.65 20.36 67.63 山东 1482.43 766.46 1543.9 47.25 86.97 河南 889.66 366.77 880.36 27.19 67.6 湖北 1058.31 470.28 904 7.13 88.26 湖南 1467.92 688.71 1019.16 25.02 146.96 广东 2197.64 1223.1 1437.05 126.42 144.22 广西 1087.2 378.85 1042.72 14.59 71.45 (资料来源:三农数据库 2000年11月)
为了进一步探讨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我们引用该模型进行简单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模型估计
由OLS法得: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4/03 Time: 22:24 Sample: 1 20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营销员培训体系研究.doc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团险客户分层级服务管理办法(暂行).doc
- 专题二太阳光照图.ppt
- 计算机英语(第4版)课文翻译与课后答案.doc
- 计算机一级真题典型题目无答案.doc
- 计算机项目课程内容.doc
- 专题复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ppt
- 煤矿机电制图图例.doc
- 生活用电常识.ppt
- 计算机习题答案及解析.doc
- 《体测分析定计划》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docx
- 《天气数据助穿衣》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docx
- 云南公益广告大赛参赛手册及方式.pdf
- 培训课件结尾简短大气句子.ppt
- 《我为社区储物柜来编码》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docx
- 《我为同学编学号》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docx
- 《我为科技作品来编码》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docx
- 超长信用债探微跟踪:2.4的超长信用债有机会吗?.docx
- 装配理论培训课件.ppt
- 大学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申请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