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民主法治丛书课程对学生责任行为之行动研究.doc

实施民主法治丛书课程对学生责任行为之行动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施民主法治丛书课程对学生责任行为之行动研究

實施民主法治叢書課程對學生責任行為之行動研究 張靜如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研究生 lovejiru418@.tw 緒論 本研究係採用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出版的《民主基礎系列-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材中「責任」此主題來對國中八年級體育班學生進行教學,並根據教學歷程與結果,提供教育工作者之參考。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Horne(2004)指出實施法治教育能增進學生的批判思考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有助於減少違法行為,促使學生具備正向的自我形象(引自林卲昀,2008)。而國內法治教育推行多年,早期推動法治教育所產生的現象為:目標上較偏於「犯罪防制」與「守法重紀」面向,內容上著重法條解說與知識記憶。而近年來,因有「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北律師公會」等等團體的投入,使得國內的法治教育有了不同的面貌。法治教育是為當前教育環境中極需被重視的一環;教育,必須符合社會發展之局勢與需求,同樣的,法治教育也必須隨時代之變遷,對其目標、內容與方法,進行不斷地檢討與更新。 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發展三十餘年的教材「民主基礎系列」叢書裡,將法治教育概念歸類分別是「權威」、「隱私」、「責任」、「正義」四大核心價值,其中「責任」是核心概念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也為法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主題。 責任教導人們必須承擔各種責任,才能使團體的機能順利運作。個人在家庭、學校、社會中都有不容推卸的的責任(張澤平,2006)。 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少年版的指導手冊中更清楚的指出:「責任是與民主社會運作息息相關的一個觀念,如果一個人不能盡一己的責任,又沒有其他替代方法的話,整個社會都會因此受害。」 因為人人有責任是促進社會團結的主要因素,如果沒有了責任,社會秩序就容易演變成自私自利凌駕一切想法的局面。不過,反過來說,如果個人不必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都推給別人,這樣也無異於默認一個人沒有、也不必要擁有自由的權利。一旦沒有這個行為自主權,人身自由將無從深根發展。 在這極為複雜、快速變遷的時代,惟有負責任的小孩,才能因應他們即將面對的真實世界。青少年或更小的孩子,在每個生命轉折處都面臨生死攸關的抉擇。毒品、婚前性行為、飆車、酗酒等,許多壓力和成人世界的誘惑,每天都在向孩子們招手,青少年自殺的統計數字更是說明成人的責任多麼重大。當沒有人能在對他們耳提面命時,他們又該怎麼辦呢?叮嚀他們要有責任感就了事了嗎(洪懿妍,2007)? 二、研究動機 西方哲人庫克說:「為孩子們建立課堂,勝於為成年人建築監獄及首級臺。」 自己從一位法律人,因著許多的機緣步入了教育界,至今已過了十個年頭,猶記得剛初任教職的前幾年陸續兼任了學校的輔導工作和訓導工作,每天面對著層出不窮的學生問題,也想要把所學的法律專業落實於自己的國中教學活動中,以期能改善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於是,我開始進入圖書館及網路中搜尋適合國中生程度的法律教材,剪剪貼貼法律條文和案例來進行法治教學,但我始終覺得這樣的法治教學,教給學生的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要求學生吸收法律常識及守法,卻教不到法律的核心價值與思辨能力,想要藉此法治教學來改變學生行為,效果似乎是有限的,無異是空中樓閣,不切實際。 直到,一位扶輪社的朋友送了我一套教材-《民主基礎系列-權威、隱私、責任、正義》,這套教材是由國內「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教基金會」所引進,已經在「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的「民主基礎系列課程」中推行數十年,當我拿到這份教材後仔細加以研讀,雀躍不已,因為這就是我想要教給學生法治核心價值的教材,這套教材在課程上的實施,除老師單純講述外,更強調藉由書中提出的問題,由老師帶領學生進行討論,以訓練學生理性思辨及公民參與的能力。教學重點不在於思考問題所得到的答案,而是訓練學生如何思考,因此,當學生面臨一個事件時,才能有足夠的能力去思辨是非(張澤平,2006)。不給答案、不斷丟出問題,透過引導讓學生自己找答案,其實才是讓學生有所收穫。而討論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晉升到較高的道德推理層次,討論可刺激學生自然的思考方式(沈六,1994)。然而平心而論,討論、思辨的文化,一直不是中國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但真正能讓學生「有所得」的學習,往往必須把學習主權交還給學生,讓它們身歷經衝突、碰撞、折衝、妥協(李佩芬,2010)。 這套教材有了實踐的機會,是在2009年職棒界爆發一連串簽賭案,社會上輿論開始對於球員的品德有所質疑,因此,針對這個現象,體育班教練希望我能夠對於學校體育班的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相關課程,建立基本的法治素養讓他們將來離開校園環境步入社會時,能夠擁有良好的自律行為,才不至於被現實社會的利益所迷惑,喪失了自我,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