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老街的建筑风格.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口老街的建筑风格

湖口老街 室設二B 9621443026 劉怡君 老街講古 湖口地名原為大窩口,為什麼會 演變為現今的地名呢?由來是因 為聚落的所在地位於楊梅地塹的 西端出口處,因此,位於店子湖 台地向西北西「南窩」、「羊喜 窩」、「糞箕窩」等山間小盆地 出口處的老湖口,得以命名。其 中「窩」的意思為山區中三面封 閉,一面開放的空間,且因「湖 口」與「大窩口」的客家話音相 近,所以在譯名時就以湖口命名。 老街小史 清光緒10年(1884年)時,劉銘傳來臺主持鐵路舖設政務,陸續推動了幾項公共政策,其中興建鐵路一項,當時僅限於基隆到新竹一段,工程自光緒13年(1887年)開始動工,一直到光緒18年(1892年),鐵道才舖設到老湖口,光緒19年(1893年)正式完工通車。 當時的「大湖口火車站房」,每天有6班車往返基隆與新竹間,行旅、貨物的往來運送,使車站附近開始聚集人潮。日治時,人們口中的「湖口驛」不但營運良好,附近 的周邊區域,更提供了商販做生意 的好機會。久而久之,湖口逐漸發 展成商業區,匯集了無數的買賣交 易,街上的店家多半是小本經營的 零售生意,但因腹地不廣,商圈最 遠只到新豐和富岡。 湖口老街的建築風格 湖口老街的房舍全部以紅磚為建材,老街的建築式樣較為特殊,牌樓立面屬於羅馬巴洛克建築,架構採閩南式,兩側為長條形店舖住宅,老街房舍的內部格局因應住宅與店舖的混用,第一進為店面,第二進 為住家,兩進間的深井為廚房 之所在。在台灣現存的老街中 ,湖口老街的建築立面不是最 精彩繁複的,但卻是保存最完 整的;湖口老街中拱形的門廊 戶戶相對,街屋整齊一致都設 有騎樓,一樓柱節單拱走廊, 二樓窗戶和女兒牆間有水泥楣 點綴,商號名稱鐫刻其上,簡 潔大方。走完湖口老街宛若歷 經一部模糊的歷史。 巴洛克風格雕琢精緻、華麗繁複 走看老街 老湖口街道以三元宮為中心,包含「街頭」、「橫街」與「新街」3條街,其中「新街」建成時間最晚,大約在1920年,這條長約300公尺的街道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湖口老街。在老街區中有一樓的低矮建築,但過了三元宮,就是整列的兩層樓紅磚建物,家家戶戶幾乎一式的拱型亭仔腳,建築型式相當類似,但立面花樣裝飾稍有變化,是早年商業街道常見的型式;這裡是當年通往火車站的道路,日本人認為既是通往火車站的門面,當然要整齊氣派。 舊街 這條街的房厝已經很古舊了,範圍是今湖鏡村212號到237號一帶。有一些小型工廠,也有人家從事家庭代工。後段的屋舍幾乎都已改建,古式房子僅存一、兩棟,前段靠天主堂位置的古厝則較為整齊連續,不過多以殘破不堪,有些房子顯然因無人居住而乏人整理。據此間居民的說法,這條街的房子,和老街建蓋的日期差不多,不過確實的答案,仍有待考證。 新街(現在的湖口老街) 民國3年(大正三年)開始建構的「老街」,當時可是大湖口地區的一大盛事,不但商家們有所期待,旅人們對它注目有加,附近居民也對它十分好奇。事實上,在老街興建之前,前後兩端區域,就以有幾條民街先存在了。他們的建蓋年代,據現在的老街居民表示,在民國前就已經有了,建蓋日期和老街差不多。「老街」落成之後,整個車站區顯得更加氣勢不凡,市容煥然一新。當時居民們為了區別起見,就以「新街」稱呼現在的湖口老街,其他兩條較早存在的民街,分別被稱為「老街」與「橫街」,只是「新街」在經過幾百年的風霜之後,人們也不得不向時間低頭,幫它換個相稱的名字了。「新街」一路走向「老街」的歷程,迄今有八十餘載。 橫街 「橫街」多「周」姓人家,先祖大多是從長崗嶺(今長嶺村)搬遷過來的。橫街上的建築,以「周永興」和「周裕興」兩家屋舍式樣保持得最為完整。 老街(最早的老街) 當時被稱為「老街」的民街,現在住於湖口村境內,居民大都姓「葉」。這條街上的民厝,多為一樓磚造平房,其中有兩間古厝,內外皆經雕琢,外牆上有白色書卷雕飾,內部橫樑上則有龍鳳木雕,外牆用較大型的清水磚堆砌而成,其雕樑燕尾相當華美。論其建築式樣,顯然它的年代應該較現在的老街還要早。 三元宮 湖口附近步道 洋樓介紹 有許多來自大陸不同省區的移民參與拓墾開發,又經過荷西、明鄭、清統、日冶和民國等不同時期的經營治理,如此錯雜的時空背景一一反映在台灣的建築面貌上。 老街街景 老街地景 天主堂 寅春(堂號) 吳半街 愛得其所 周永興(堂號) 「穿瓦杉」牆 周裕興(堂號) 天主堂內部---現為大窩口文物館 天主堂牆壁,有美麗的花格窗和聖經歷史木雕 教堂裡的彩繪玻璃,一走近來就被這些 玻璃吸引住目光,真的很漂亮。 天花板上的玻璃,抬頭看上面, 才發現上面還有故事的。 天主堂內彩繪玻璃 湖口老街上最常見的是「寅春」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