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概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技术概论

環境技術概論 數位學習課程 環境資源管理系 許信儀 老師 syhsu@ocit.edu.tw 第一單元 環境概論 一、前言 二、當前環境問題 一、前言 1.環境保護 人口劇增和產業迅速發展使得各種污染物以廢氣、廢水、廢棄物以水形態排入空氣、水體和土壤此三大環境受體,由於污染物難分解或危害的特性,超出環境受體的各種自淨能力。 環境保護的任務十分重要,但總括來說,生態物種的保育,能(資)源的保存、人體(生物)健康及生命的保護及文化資產的維護卻是人類應該努力的四大方向。 廢氣、廢水、廢棄物中含有各種對人類及生物的健康及生命構成威脅的危害性物質如毒性、致癌性、甚至致突變或畸胎如催奇特性,例如眾所週知的世紀之毒Dioxins(戴奧辛)、多氯聯苯、重金屬等都可從其污染源以廢氣、廢水或廢棄物形式排出後,因此防止污染物的形成、排出、流布及累積以保護人然及其他生物體便成為最重要的環保工作之一。 2. 環境污染及環境問題產生 環境污染問題主要係因人類人口過度膨脹,科技發展使污染物的數量成長快速且不易解決,因使形成各種環境問題。 二.當前的環境問題 1. 世界性的環境問題 由於前述世界人口的迅速成長,科技及產業的發達,污染物大量排放以致於物質循環被破壞,所以造成了許多世界性的環境問題,它們包括: (1)臭氧層的破壞 (2)溫室效應 (3)酸雨 (4)湖泊、水庫的優養化 (5)生態破壞(外來種的影響) (1)臭氧層的破壞 地表的120km左右屬於大氣層的範圍,其由地表向外可方便地區分成對流層(30km以內)、平流層(20km~50km),中氣層(50km~90km)、熱氣層(90km~120km)和外氣層(120km以外),等五個部份,其中各種氣體絕大部分(95%以上)集中在對流和平流層 其中平流層直接接受來自陽光紫外線照射使得其中的氧氣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再與鄰近的氧分子結合成臭氧,其反應式可表示如:由於這個原因,平流層中便有一定濃度的臭氧,故有時候平流層亦可稱之為臭氧層,人類大使用許多含氟氯碳化合物(簡稱CFC)的物質如冷媒,電子元件清洗劑和高分子發泡劑,由於CFC十分安定不易被分解掉,排出於空氣後,一直飄送至平流層裡才被臭氧(強氧化劑)分解掉,於是臭氧濃度亦因此而日益減少 八十年代起美國相關的研究單位(太空總署)已在南北極上空發現此一環象,經比對發現1987年的臭氧濃度比1979年的濃度值大約減少了百分之五十。 世界上各主要國家簽訂-蒙特婁公約,希望至2000年時全面禁用一些主要的氟氯碳化合物(CFC)以避免臭氧破洞繼續擴大。專家學者曾推估若臭氧濃度再減少1%,則將增加2%的紫外線和3%的罹患皮膚癌的機率。 (2)溫室效應 氣溫日益上升的現象謂之溫室效應,太陽光主要係以紫外線照射地球,同理,地球所產生的、向外的輻射頻率較低,屬於紅外線的範圍。CO2的主要吸收波長卻在地球輻射(紅外線)波長,再加上CFC、N2O、CH4、水空氣污染物都可以吸收紅外線。它們吸收紅外線的結果使保留過多的能在氣層中,而造成氣溫日益上升的溫室效應所以Co2、CFC、N2O、CH4等可稱之為溫室效應氣體,而其中以化石燃料燒後所產生的Co2貢獻最大,故為最主要的溫室效應氣體。 至1997年日本的京都議定書,各國(主要已開發國家)同意至2005年將各國的Co2減量5%~17%(以1990年的Co2排放量為基準) (3)酸雨 正常的乾燥空氣中約有380ppm濃度的二氧化碳、其在空氣中可以和水蒸氣結合成碳酸,其可解離構成雨水的酸性。所以,凡是PH在5.65以下的酸性雨水,謂之酸雨。SOX和NOX可稱為造成酸雨的兩個最主要的前導物。它們最主要的污染源卻是交通工具和工業排放者。大陸地區的土魯番漥地曾測出最嚴重的酸性雨水其PH值竟是2.56。 酸雨(含前導物)的影響包括人類健康的影響、建材破壞、湖泊水庫和土壤酸化,破壞生態三方面,現在分別說明如下: (1).人類健康的影響:酸雨的前導物之一SO2和其在空氣中形成的H2SO4細小液滴(謂之酸霧)可刺激、傷害人類的呼吸系統,1952年倫敦的酸霧即曾造成約4000人的死亡(4天內) (2).建材的腐蝕剝落:雨水的酸性可造成金屬或大理石材料的破壞,另外亦可能造成一些珍貴的希臘、羅馬之大理石雕像的剝蝕。 (3).湖泊、土壞的酸化,破壞生態:湖泊或水庫酸化後十分難以整治,噴洒石灰水為一般治標的方法,其成效有限,正本清源則是減少SOX和NOX的排放。根據相關植物學者的研究均指出植物根部在Ca+2/A1+3比值愈低的情況下其吸收效果較差,而土壞酸化結果,因Ca+2降低及A1+3增加(酸雨溶出壤中的鋁離子)恰可使Ca+2/A1+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