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蜡烛》课件3.ppt
小 结 1、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 2、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3、细节的描写——蜡烛。 4、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5、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揣磨文章倒数第四段(即41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成一段话。不少于一百字。 思考提示: 1、老妇人为什么不 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是怎么想的? (课后作业) * * * * * * 西蒙诺夫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在诗人的眼里,借彻夜流溢的烛泪,来写男女主人离别时伤心之情。 作者简介: 西蒙若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 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六十年后的今天,回首二战的历史,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贝尔格莱德战役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拂晓 ( ) 瓦砾 ( ) 地窖 ( ) 鞠躬 ( ) 颤巍巍( ) lì jiào jū gōng wēi fú 1、快速阅读,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 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 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起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结果)。 一、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请有感情地把它朗读 。 德国人又在开炮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地爬出了地窖。“(14段) “她不会匍匐前进……她太衰老了……走进了方场。”(15段) 1.炮火连天,环境险恶。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 老妇人“把他拖走。路并不远……休息了三次。”(23段) “几小时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的坟堆。”(26段)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嘴唇和前额。”(25段)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她在他的旁边坐了下来,”(17段)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 “做好了坟堆后……摸出……怀里的东西”、“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老妇人对着这烛光……那黑色的大围巾。”(28、29段)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插在那老地方。”(40段) 4.点燃婚烛,真情祭悼 二、通览全文,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