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视美国教育转型看我国新课改由来
透视美国教育转型看我国新课改由来 ---都是计算机惹的祸 东辽县教师进修学校张臣 开首语 当以计算机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尤其是微机进入家庭和学校的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美国为中心的教育转型正在引发着一场极为广泛且极其深刻的世界性的教育变革。我国以浙江先行并推向全国的“综合课程改革”即;新课改,国际大背景是什么?对我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有必要透视美国教育的转型看我国新课改的由来。分以下七个问题予以一一探究: 一、精英教育从何而来? 二、为什么999人陪1人读书? 三、科学家为何走向市场? 四、芯片到底是什么东西? 五、困境中反思些什么? 六、看一看世界上都有谁跟得快? 七、对我国教育提出的三个挑战是什么? (代结束语) 第一个问题:精英教育从何而来? 这里有6个关键词: 1、原子弹(1945年8月); 2、“伴侣号”(1957年10月4日) 3、“探险1号”(1958年1月31日) 4、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 5、“阿波罗计划” 6、“新科学教育运动”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让999个人陪1人读书? 1、有必要了解的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创业者——奥而森、安德森 2、精英教育高难度的课程使美国的孩子厌学 3、60年代美国“越战”陷入泥潭反战热潮高涨——“四说” (1)、美国的企业界说:“科学应该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2)、教育界说:“教育应该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民主运动的声音说:“教育应该让所有的人在教育中得到好处!” (4)、反战的声音说:“‘二战’结束后,国家应该走出战争阴影,回归生活!” 4、1969年美国兴起“有效教育运动”——为所有人在教育中得到好处而呼吁 (1)、一本被世人叫好的书反映的是大众对精英教育的质疑——《约翰为什么不会做加法?》。 (2)、一个著名的质疑:“为什么要让999个人陪1个人读书?”——以牺牲大多数人为代价的教育是不明智之举。 第三个问题:科学家为何走向市场? 1、晶体管用“无形的手”打造出了科技企业家 这里的5个关键词是: (1)、贝尔实验室 (2)、《国富论》 (3)、英特尔 (4)、硅谷 (5)、微电子产业革命 2、美20世纪70年代由精英教育开始返回大众教育 (1)、美国微电子技术发展——计算机社会广泛应用——需要大量相关人才——迫使教育改变方向; (2)、标志性事件——“回到基础”的运动。 世界第一颗晶体管 贝尔实验室研制的世界第一台有声电影放映机 第四个问题:芯片到底是什么东西? 1、美微电子产业革命的4个大事记 (1)、1971年,英特尔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四位元微处理器,只有指甲大小的芯片已是微电脑的心脏(目前“中国芯”也已问世)。同年,美国《微电子新闻》首次把斯坦福大学附近正在创造奇迹的这片谷地称为硅谷,此后硅谷响彻世界(中国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2)、1974年,位于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市的无名小公司设计出全球第一台微型电脑。他们并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大公司,但可谓是奇迹。 (3)、1975年,美国比尔.盖茨出现。当时他年仅20岁与22岁的保罗.艾伦放弃学业(哈弗大学尚没毕业),来到阿尔伯克基市开了一家小公司,开始为微电脑开发软件,这就是日后闻名世界的”微软”。成为拥有500亿美元资产的世界首富。 (4)、1977年,当年刚上大学就被“劝退”的后来当上了苹果公司的老总—乔布斯,推出苹果二型电脑,成为美国新经济时代的第一个亿万富翁。 2、美国政府的几项重大的举措——两年内四个文件出台 (1)、1983年,发表《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中学:关于美国中等教育的报告》;《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 (2)、1984年,发表《赫拉斯折中方案:美国中学的困境》 矿石收音机上的晶体管、中国芯 美国斯坦福大学——硅谷 五、困境中反思些什么? 1、对精英教育理论的质疑与新教育理论的提倡 (1)、在美国“行为主义”理论遭质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