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呼吸系统第七章 呼吸系统第七章 呼吸系统第七章 呼吸系统.ppt

第七章 呼吸系统第七章 呼吸系统第七章 呼吸系统第七章 呼吸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 Respiration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机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过程 Respiratory process 1.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气(肺与外界气体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 第一节 呼吸器官 一、呼吸道 Respiratory tract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的传导部 结构与功能特点: 呼吸道粘膜具保护作用(加温、湿润、清洁) 平滑肌的舒缩作用调节气道阻力; (一)鼻 (二)咽:是消化和呼吸的共用管道。 咽腔交叉。 吞咽反射。 (三)喉:是呼吸通道,又是发音器官。 (四)气管与支气管 气管 16~20个呈“C”字形的透明软骨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环状韧带连结,并在后1/3处有平滑肌闭封而成的管状。 气管与支气管微细结构(三层) 1、粘膜层: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细胞,刷细胞,基细胞,颗粒细胞,杯细胞),固有膜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淋巴组织,浆细胞。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神经、血管、混合性腺泡。 3、外膜:透明软骨,平滑肌,致密结缔组织。 二、肺 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左肺狭长,右肺宽短。 肺近似半锥体形,上端为肺尖,下面为肺底,也称膈面。 三个面:外侧面(肋面) 内侧面(纵隔面)有肺门 膈面与膈相贴 三 缘:前缘 后缘 下缘 是面与面的分界线。 肺的分叶:左肺由斜行的叶间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由斜行的叶间裂和横行的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肺内支气管:由支气管入肺门分出二级气管,即肺叶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分出三级支气管即肺段支气管,再反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 图6-5 (一)肺的导气部 包括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小支气管(径在2~3mm)、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以上各段支气管,结构与肺外的支气管大致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上皮层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一单层纤毛柱状。杯状细胞、软骨、腺体逐渐减少甚至变无,平滑肌相对增多。 (二)肺的呼吸部 ①呼吸性细支气管。 ②肺泡管。 ③肺泡囊。 ④肺泡:半球形的囊泡,气体交换的场所,一面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成人的3~4亿,表面积达100平方米,泡壁薄,内表面有一层肺泡上皮。 三、胸膜与胸膜腔 胸膜:浆膜,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二者在肺门处相互移行,形成密闭的胸膜腔。 胸膜腔:密闭、少量滑液、呈负压。 纵隔:位于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一、呼吸运动 Respiratory Movement 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所引起的胸廓的节律性扩张和缩小。 呼吸运动的过程 平和呼吸 吸气为主动过程,呼气为被动过程。 a.吸气:吸气肌收缩-胸廓扩张-肺扩张-肺容量增加-肺内压暂时下降-气体进入肺 b.呼气: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肺回缩-胸廓回缩-肺内压升高-气体被呼出 深呼吸或用力呼吸 吸气和呼气均为主动过程。 (一) 肺内压 intrapulmonary pressure 肺泡内的压力。 吸气初、吸气末、呼气初、呼气末 大气压与肺内压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平和呼吸时肺内压变化幅度在 2-3 mmHg。 吸气之初,肺容积增大,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空气在此压差下进入肺泡,随着肺内气体逐渐增加,肺内压也逐渐升高,至吸气末,肺内压已升高到与大气压相等,气流也就停止。 反之,在呼气之初,肺容积减小,肺容积减少,肺内压升高并超过大气压,肺内气体便流出肺,使肺内气体逐渐减少,肺内压逐渐下降,至呼气末,肺内压又降到与大气压相等。 (二) 胸膜腔内压 Pleural Cavity and Intrapleural Pressure 胸膜腔:密闭、潜在的腔隙 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故又称胸内负压。 测量方法:直接法;间接法 1. 胸内负压的正常值 平静呼气末约为-0.4- -0.67 kPa (-3- -5 mmHg) 平静吸气末约为-0.67- -1.33 kPa (-5--10 mmHg) 用力吸气可降到-11.97 kPa (-90 mmHg) 用力呼气可升高到+14.63 kPa(+110 mmHg) 2. 胸内负压的成因 胸内压=肺内压-肺的回缩力 =大气压-肺的回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