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辩证法联系观知识点近年高考题汇集.doc
哲学辩证法联系观知识点近年高考题汇集
一、选择题。
1.(2014四川卷)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2014安徽卷)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以及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4新课标卷)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2012·天津高考)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右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3全国卷Ⅰ)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3广西卷)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
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 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 ④是变化的,因势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2012·浙江高考)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 )
既要着眼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②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③ 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④ 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3江苏卷)“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2013海南卷)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