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标准.doc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标准 申报项目要求必须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当地具有突出历史、文化和科学等方面价值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二)同时具有展现地域文化的典型性、代表性; (三)在一定群体或社会生活区域内世代传承并活态; (四)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五)必须是由省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河南境内的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均可向所在县(市、区)、省辖市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项目申请,由受理的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不是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授权。 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提交各方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后,可联合申报。 申报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保护单位、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同时附省辖市文化主管部门意见。 (二)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简介、现状、价值、代表性、传承人、保护计划、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参与项目论证专家名单、省辖市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三)辅助资料: 包括录音、录像资料,代表性图片,证明材料,授权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四)其它材料: 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各省辖市文化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申报项目进行筛选和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河南省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省直属单位可直接向河南省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 申报项目代码: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及表格中“申报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 数字代码: 民间文学(口头文学02),民间美术(03),民间音乐(04), 民间舞蹈(05),传统戏曲(06),曲艺(07),民间杂技(08),民间手工技艺(09),生产商贸习俗(10),消费习俗(11),人生礼俗(12),岁时节令(13),民间信仰(14),民间知识(15),传统体育竞技(16),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7)。 (二)表格各项栏目可根据内容自由扩展版面。 (三)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四)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填表说明 (一)第二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中,包括: 1.项目基本情况; 2.具体表现形态; 3.子项目说明; (二)第四项“项目管理”的“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栏目中,应包括已经采取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各种保护措施。 (三)在第五项“保护计划”的“保护内容”栏目中,保护计划应包括确认、建档、保存、保护传承传 一、基本信息 属 地 项目名称 申 报 者 负 责 人 通讯地址 邮 编 电 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二、项目说明 类 别 代 码 分 布 区 域 历 史 渊 源 基 本 内 容 制品、作品等 相 关 器 具 传 承 谱 系 三、项目论证 基 本 特 征 主 要 价 值 濒 危 状 况 四、项目管理 管 理 组 织 组织名称 责任人 通讯地址 邮 编 电 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资 金 投 入 情 况 已 采 取 的 保 护 措 施 五、保护计划 保护内容 五 年 计 划 时 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保障措施 建立机制 依据说明 及 其 经费预算 备注 六、市级专家论证意见 专家论证组组长(签字) 二○○九年 月 日 市级论证专家名单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职称 专业 签字 注:参与论证的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七、省辖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签 章: 二○○九年 月 日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