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级教师程继伍.ppt
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统计一览表 ? 6 2 明诗(谭敬昭) 广东 ? 6 2 唐诗(李商隐) 福建 ? 6 2 唐诗(杨万里) 江西 ? 6 2 元曲(无名氏) 浙江 8 3 元词(魏初) 江苏 ? 8 2 唐诗二首(严维、韩琮) 湖北 ? 6 1 《红楼梦》诗二首(薛宝钗、林黛玉) 湖南 8 2 宋诗(苏轼) 辽宁 8 2 宋诗(周密) 四川 ? 6 2 清诗二首(张维屏、龚自珍) 重庆 ? 5 2 唐诗(张籍) 天津 ? 8 2 清诗(王闿运) 山东 1(单选) 8 3 元散曲(张可久) 上海 1(多项选) 7 2 晋诗(陶渊明) 北京 ? 8 2 宋词(刘过) 安徽 ? 8 2 宋词(王炎) 全国Ⅱ ? 8 2 唐诗(黄庭坚) 全国Ⅰ 题型备注 赋分 题量 选文 试 卷 2006年诗歌鉴赏题统计 小结: 1.以唐宋诗词为主(共9题),其他作品比例有所增加; 2.以文字表述题为主,其他题极少(选择题共2题); 3.赋分在5-8分之间(6分共6题,8分共9题) 复习建议: 1.学会鉴赏。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能够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⑤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 2.学会表达。能够简洁明了的把鉴赏的内容表达出来。 ▲培养情趣 表达自如 二选一 6 作品 文1诗1 广东 五选四、三选二、二选一 8 文5诗3词2 福建 四选三 6 文1诗2词1 江西 五选三 3 文2诗2词1 浙江 四选三 6 文2诗2 江苏 全做 6 作品、作家 文1诗1 湖北 全做 6 文1诗1 湖南 全做 2 体裁、作品 文1诗1 辽宁 二选一 5 文1诗4词1 四川 全做 4 作品、风格 文1诗1 重庆 全做 4 诗1词1 天津 全做 5 作家 文1诗2词1 山东 七选五 5 文2诗5 上海 四选三 6 文2诗1词1 北京 二选一 5 文1诗2词1 安徽 二选一 5 文1诗2词1 全国Ⅱ 二选一 5 文1词3 全国Ⅰ 备注 赋分 文学常识 名句默写 试 卷 2006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统计一览表 小结: 1.选做题不再一统天下,有6省改全做。 2.赋分范围3-8分,以5、6分居多(各6省)。 3.有的省份将文学常识分离到别的模块测试(如浙江)。 * * * * * * * * * * * * * * * * * * * 特级教师 程继伍 高三语文备考择要 (基础知识部分) ★2007年全国《考纲》五处变化 ★2006年各省命题的借鉴意义 ★2006年浙江卷的结构剖析 ★2007年语文复习的思考 一、2007年全国《考试大纲》的五处变化 客观准确 “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改为“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考试能力要求 1 简明客观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改为“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写作(发展等级·有文采) 5 规范明确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改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识记) 2 充实完善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改为“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写作(发展等级·丰富) 4 规范明确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改为“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识记) 3 修改目的 修改内容 考 点 二、2006年各省自行命题的借鉴意义 1.试卷结构样式大胆改革。 2.试卷题型样式百花齐放。 3.试题选材视野不断扩大。 4.试卷考试内容灵活取舍。 ▲心态不变 巧应万变 三、2006年浙江语文高考试卷结构剖析 “材料+话题”,重个人感悟。(可能其他形式) 60 1 作文 标点联想比喻1题,与作家谈作品、兴趣1题,填词及用词理由1题。 13 3 综合语用 外国散文:简答3题、多项选择1题 18 4 现代文大阅读 五选三:课内2文1诗,课外1诗1词。 3 1 名句默写 元曲:1题填空式、1题简答式(情感简析) 6 1 古诗鉴赏 分设3小题 8 1 文言翻译 文字表述题 二十四史之外的文言散文:实词解释、虚词意义和用法、省略、内容赏析 12 4 文言阅读 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 12 4 现代文小阅读 字音形、词语(实词虚词组合)、熟语、语病、衔接、文学常识 18 6 基础知识 选择题 备注 分值 题量 题名 题型 2006年浙江语文卷的思考 1.返璞归真,回归教材; 2.学以致用,强化能力; 3.拓展视野,接轨国际; 4.稳中求变,开拓创新。 ——摘自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总结 ▲重视基础 提高能力 (一)语言基础题模块 (二)文言文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