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经济管理
第一讲 经济与经济学
一、经济
(一)语源
现代汉语中的经济一词有两个语源,一个语源是古代汉语,另一个语源是日语。
1.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中“经济”一词意为“经邦济世”、“经世济民”,略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政治”,至迟出现于三国时期。
《晋书·石苞传》:苞为中护军司马师司马,司马懿闻苞薄行好色,以责司马师,师答曰:“苞虽细行不足而有经国才略,夫贞廉之士未必能经济世务”云云。《晋书·纪瞻传》: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即位)褒奖纪瞻的诏书中说“(纪)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晋书·殷浩传》: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年即位)答书“足下沈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
唐朝以后,此词用得就比较多了。
《李太白诗》卷十二《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令弟经济士,谪居我何伤。”杜甫《上水遣怀》:“本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宋史·王安石传》:“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意思都是“经邦济世”、“经世济民”。
宋代以后不仅语词上而且实际中经济一词也已普遍使用,以此命名的书也不少。如:宋·滕洪编《经济文衡》;元·李士瞻撰、其曾孙李仲辑《经济文集》;明·陈其愫编《经济文辑》;明·黄训编《皇明名臣经济录》;清·“求自强斋主人”编《皇朝经济文编》;清·“宜今室主人”编《皇朝经济文新编》。
以上以“经济”为名的书,内容基本上不出传统“经济”。
《红楼梦》中多次出现“经济”。例如第三十二回: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古人也有取名为“经济”的:明代小说《金瓶梅》中有一个人物就叫陈经济;清代名臣陈廷敬的祖父也叫陈经济(陈廷敬父名陈昌期、祖父名陈经济、曾祖父名陈三乐)。
“政治”含义的“经济”一直使用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被economy含义的“经济”取代。促成“经济”含义转变的是日本人。
2.日语
《广辞苑》(第四版)“经济”:①《文中子·礼乐》治国救民、经国济民、政治;②economy经济;③俭约。“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的学问……,旧称理财学。”
福泽谕吉(1835—1901年,印在10000日元的钞票上)1868年在庆应义塾讲授美国经济学家弗兰西斯·威兰德(Francis Wayland)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同年翻译出版了在苏格兰出版的由钱伯发行的学校和私人用的《经济学教科书》,被认为是最早向日本传播西方经济学的人。日本人把economy翻译为“经济”,把economics翻译为“经济学”,以后中国人接受了这种译法。“economics”最初没有经过日译本也有直接被译到中国的,只是当时没有用“经济学”这个词,而是使用“富国策”、“生计学”、“计学”等词,后来才统一译为“经济学”。
3.economy的来源
色诺芬(Xennophon)(公元前430年左右—公元前355年以后)的《οικονομικοζ》,译为《经济论》,又译《家政学》。“οικοζ”解为“家”,“νομοζ”解为“法律”或“支配”,οικονομικα就是这两个字组成的,原意为“家政管理”,古希腊奴隶制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因此把组织管理奴隶制经济的各种问题都列入“家政管理”范围内,英文的“economy”一词就是从希腊文这个词演变而来的。
现代汉语中的经济一词,系采用19世纪日本的译法,其含义已不同于古代汉语中的经济,而与西方现代语言中的economy相一致。
(二)定义
1.《经济大辞典》(于光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经济”:①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制度。由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状况所决定,是政治和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③节约、节省。在生产中指取得同样多的产出,但投入较少;在生活中指满足同样多的需要,但支出较少。
2.《政治经济学辞典》(许涤新主编,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经济”:①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或适应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在这个意义上,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它决定社会的形态。②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③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国民经济的各部门。④日常生活用语中指节约,节省;个人或家庭的收支状况等。
两种定义大同小异,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的解释。
(三)三组概念
1.自然经济、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机及拖动基础 第4版 第一章 直流电机.ppt
- SY 6606-2012-T 石油工业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范.pdf
- 2024年高等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pdf
- 《建国方略》与孙中山.ppt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2024年版.docx VIP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20篇附答案).pdf VIP
- DB32T-采供血过程风险管理 第3部分:献血不良反应风险控制规范.pdf VIP
- 2024教学心得:对图形与几何领域一致性教学的一点思考 .pdf
- DAM16KL国六售后技术培训.pptx VIP
- 2024年版《陕西省通用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第九册 消防安装工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