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初探
内容摘要
农民工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我国城市经济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弱势群体在传统二元社会结构中倍受歧视,他们的社会保障几近于无,更难以奢望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Abstract
The peasant laborers have been one kind of particular social gro-ups of the reform perio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y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our city economic reform,but this one vulnerable group has been doubly discriminated against in tradition binary social structure .Their social security has almost b-ordered on a nothing in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pay, so it has necessity and urgency to perfect peasant laborer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system.
关键词
农民工 工伤保险 制度完善
Keywords
Peasant laborers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Perfection of system
目 录
一、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形成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
二、健全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时代紧迫性————————————————— 5…6
三、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
(一)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7
(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6…7
(三)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7…8
(四)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是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需要———————————8
四、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缺失剖析
(一)建制缺失 ———————————————————————————————8…9
(二)认识偏见 ———————————————————————————————9
(三)立法滞后 —————————————————————————————— 9—10
(四)执法不善 —————————————————————————————— 10
五、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对策
(一)进一步强制执行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争取尽快提高农民工的工伤参保率——— 10
(二)尽快确定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的计算标准与发放模式————————————10…11
(三)明确工伤认定、鉴定的规定,简化程序,改变争议处理体制———————— 11
(四)加强劳动立法,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 11
(五)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重视职业康复工作 —————————11…12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初探
一、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形成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有一个社会产业结构转化和城乡结构转换的过程,即经历由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民向工人转化的过程。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1978 年,以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创造出大量农产品的同时,也创造出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使得以往潜化在有限的农业资源里的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显现化。开始了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新时代。1984 年农业大丰收,第一次出现卖粮难,它意味着农业生产容纳不了如此众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又被严格限制,就在农村社区范围内自发向二、三产业转移,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于是,就有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扩展到城市,城市二、三产业获得迅速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系统仿真与MATLAB语言》实验指导书.doc
-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doc
- 【化学】2013年高考真题(广东卷A)解析版.doc
- 《隆中对》中考题汇编及答案.doc
- 【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doc
- 【竖炉详细介绍】.doc
- 【英语】食物英语单词大全.doc
- 【考前点睛把脉2014高考历史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专题六你追我赶的世界科技,多元共存的世界文化.doc
-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试卷.doc
- 三基试题(县级医院).doc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优).doc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优).doc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精练).doc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