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掌握这个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存在的局限性; 2.认识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3.掌握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观看相关音像资料,能够从中提取有关新文化与五四运动兴起与发展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和条理化; 2.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有关五四运动的看法与观点,并能够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评估和借鉴。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阅读,增强对五四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特点、影响的学习兴趣; 2.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清五四运动所起的划时代意义; 3.初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局限性,认识到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社会格局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国际、国内时局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掌握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以及重大历史意义; 3.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过程,搞清楚这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政治基础、形成的标志; 4.懂得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中国革命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尤其应该懂得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所起的独特的作用; 5.认识大革命的意义、教训以及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观看相关音像资料,能够从中提取有关中共建立后中国革命新局面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和条理化; 2.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有关中共建立后中国革命新局面的看法与观点,并能够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评估和借鉴。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阅读,增强对中共建立后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学习兴趣; 2.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清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 3.初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工人阶级多次举行了斗争矛头直指 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的政治罢工。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有先进的理论来指导,需要组建代表本阶级的政党来领 导,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最早的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 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建立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进步分子组织了起来,为建立全国 性的政党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第一、进一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二、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第三、进行关于建党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第一、进一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每一种新思潮的传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也遇到了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其主要表现为1920年下半年同梁启超、张东荪为挑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和黄凌霜、区声白挑起的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第二、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为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工人运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自觉地深入到工人群众当中去。他们一方面直接接触工人,与工人打成一片;一方面出版各种工人刊物,如《劳动界》、《劳动音》、《工人月刊》等,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促使两者的结合。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