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影响下的中国服饰的演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西方影响下的中国服饰的演变

近代以来受西方影响下的中国服饰变化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1311 姓名:雷玲 学号:2013134103 摘要:从近代起在西方影响下,中国的服饰发生了极大的变革。从出现洋装,到用西方的审美眼光去创造中国服饰,这期间经过了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民国初期至建国之前、建国之后至21世纪之前、21世纪之后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文章阐述了这四个阶段服饰变化的特点,并对清末至民初阶段进行探究分析,对21世纪后的服装审美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服饰变化;审美眼光;服饰选择 近代时期 1、清后期到建国初期的服饰变化 清后期受到西方影响程度十分微弱。清代后期,皇族的服饰风俗与前期相比演变变化不大,但文武官员以及平民百姓的服饰风俗礼仪,却发生了较大的变革。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洋装的输入,提供了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直至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华服饰从此朝向平民化、现代化的进程,展现自己的风采。 民国初年初步受到影响 。从西服洋装传人中国以后,轻盈利落,紧身贴身的西式连衣裙吸引了中国女性,促进了传统服装的改良。袖子缩短了,像只喇叭,飘飘欲仙,露出一截忏忏玉腕,但领—子却是高高的,据说这是模仿西式女装敞开而高耸的翻领,到中国演变成把脖子紧紧裹住的高立领,收拢的腰身,衬起高高的胸部,这就是流行至今的旗袍。显然,这是依照西方流行的人体曲线美加以重新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与此同时,中山装和旗袍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价值观念和审美习俗,结合中国人穿着的习惯和传统服装的形制而创制的新服式,在国际上己被视为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所以这是“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 民国末年西方服饰文化开始渗透。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外来商品的进入,西方生活习俗的渗透,国内大城市女频繁地出入交际场所。时髦的女士穿着洋式衣裙,还要配上眼镜和手表,甚至遮阳伞,以显新潮和浪漫。欧洲和东洋摩登时装,甚至内衣以及它们的色彩都影响着国内的女子,仿效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模仿美国的简便装束,爱好运动的女士们开始以胸罩代替肚兜。 2、服饰变化的原因 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是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即使起自下层的农民起义也不例外,太平天国的“蓄发易服”,从衣冠上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别,与清政府并无二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作为封建主义规章的礼制也随之瓦解。民国建立后,以国家法制的形式通令改革服装,民众的穿着打扮不再受国家禁令的约束,从此进入由穿着的时代,但对于穿什么,怎样穿,却各行其是,五花八门。当时的报刊报道街头的景象是“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一时“洋洋洒洒,陆离光怪,如入五都之市,令人目不暇接。”“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不可名状。”真是西装革履,长袍马褂,新旧土洋,千奇百怪。与其说这是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映照,不如说这己开始了服饰自由审美的时代、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真正结束衣冠伦理政治化观念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服装制作的四条原则,他在复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函件中要求制定服装的图式,指出“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这就使得服装摆脱等级制度和政治伦理的干预,促使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衣冠之治彻底解体,用卫生、实用、经济、美观的思想来制作和选择服装,使着装与现代文明接轨,这是中国服装史的重大变革。 尽管由于社会条件的差异,使得每个时代的服饰审美思想各有特色。但是,它们也有一脉相承的一面,即在整体风貌上都没有脱离中国传统的审美特征重精神、轻形式,这也是中国古代服装在形制上没有太多的变化,略显呆板的原因之一注重整体、强调和谐不喜夸张,偏于含蓄、内向的表现形式在服饰审美中悟性的思维方式。 当代时期 建国初期到21世纪之前的服装变化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旧的生活方式的结束,与之相关的一些文化现随也随之消失,服装则首当其冲。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前期,国家提倡本着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为人民设计出新颖大方、省工省料便于劳动者工作生活的服装。简洁质朴的衣着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之中了,社会风气崇尚服装以朴素为美,时装、西服还不能在广大的工农群众中普及,服装更趋向于实用、结实、朴素,形成了黑、灰、蓝时代。 1949年开始的干部服热,是受军队服装的影响,首先效仿的是青年学生,革命的热情激励他们穿起了象征革命的服装,接着各行各业的人们争相效仿,许多人把长袍、西服改成中山装或军服式样,还有人把西服穿在里面,外罩一件干部服。之后出现了干部服热,这是受军队服装的影响,首先效仿的是青年学生,革命的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