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 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是根据植物中有效成分的存在状态、极性、溶解性等设计一条科学、合理、可行的提取、分离工艺。提取、分离植物有效成分有利于降低原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疗效、改进剂型、控制产品质量、扩大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化学合成和结构改造、探索植物有效成分的治病机理,对促进中药新药研究及国内医疗事业都有重要意义¨J。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中有效成分提取技术也日新月异,一些现代提取分离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加速了中药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从植物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主要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综述。l 提取、分离技术和方法1.1 传统方法传统工艺采用溶剂分离法、溶剂萃取法、沉淀法、透析等方法进行药物提取液的除杂精制,在传统的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固液萃取(即浸提技术)对于存在于植物细胞不同位置和细胞器中的目标产物,若将其从细胞内浸取到液相中,目标分子将经历液泡和细胞器的膜透过、细胞浆中的扩散、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透过等复杂的传质过程。若细胞壁没有破裂,浸取是靠细胞壁的渗透作用来完成的,浸取速率慢。细胞壁破坏以后,传质阻力减小,目标产物比较容易进入到萃取剂中,并依据相似相容的原理而溶解,达到萃取的目的 。 药用植物提取液除含有效成分之外,还含有植物蛋白、鞣质、菌体、酶以及常规过滤未能除去的微粒。传统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过程繁复、生产周期长、溶剂消耗大且回收困难、设备投资大等缺点。1.2 超声提取技术超声作用可以改变植物的组织,破碎细胞,加速溶解有效成分,促进扩散和传质超声提取适用于多种天然植物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如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黄酮化合物、脂质核挥发油等。超声提取伴随强度很大的声波的传播会出现声空化、声冲流、声辐射力以及声致发光等许多非线性过程,具有空化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和化学效应等特点 J。全学军等 对超声提取植物中有效成分的动力学作了研究,认为无扩散阻力的缩合模型能较好的描述植物粉末的有效成分的超声提取过程,其控制步骤主要是植物粉末颗粒中核壳界面层细胞的破碎过程。潭洁冶等 利用超声波法从裙带菜中提取褐藻多糖酸脂(FSP),比传统提取法处理时间短、提取温度低、保持有效成分活性的同时也减少了色素和蛋白质等杂质的析出,简化了提取纯化的流程,是一种良好的提取多糖的方法。超声也可以用于辣椒红素、黄酮类物质的提取。1.3 微波协助萃取微波协助萃取(MAE)技术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和去除农药残留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有望改变中草药传统的服用方式。微波是波长介于 1mln一1m (频 率在 300 MHz~ 300 GHz)的特殊的电磁波,它位于电磁波谱的红外辐射和无线电波之间,为防止民用微波能对于微波雷达和通讯的干扰,国际上规定农业、科学和医学等民用微波有 L(频率 890~940 MHz)、S(频率 2400~ 2500 MHz)、C(频率 5725—5875 MHz)和 K(频率21300~22 250 MHz)4个波段。目前 915 MHz和2450MHz2个频率已经广泛为微波加热所采用。微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不同的物料会根据物料性质不同而产生反射、穿透、吸收现象,极性分子接受微波辐射能量后,通过分子偶极以每秒数十亿次的高速旋转产生热效应 引。目前,国内外 MAE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发展非常的迅速,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新型提取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必将为 MAE技术 的发展提供新的更好的契机。针对如何以中药复方的特点设计MAE方案及能够在仪器设备的设计上实现突破,需要相关的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大胆创新,更深入的研究 引。1.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 (SFE)技术是以超临界流体一氧化碳,氨,水,乙醇,C2H6等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利用流体(溶剂)在其临界点附近的某一区域内,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而进行的萃取分离技术。CO 由于适中的临界条件、无毒、无燃爆危险等诸多优点成为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 J。近年来,超临界 CO 萃取技术已广泛用于制药、食品、饲料、化妆品等领域的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萃取。植物中的一些生物碱类、胡萝卜素、萜类等化合物因其极性小,可以通过超临界 CO 得到有效提取;啤酒花中酒花浸膏的提取和纯化,烟草中烟碱的脱除,天然物质中香料、精油、色素的提取和纯化,植物籽中籽油的提取和纯化等无极性和弱极性的物质多数也可以通过超临界 CO 进行分离。纯的超临界 CO 体系极性较小,不适用于极性物质的提取口 。萃取分子量较小的极性分子时,可以通过加人乙醇、丙酮和水等极性物质来改善萃取效果。为了使超临界 co2适用于极性大分子的萃取 ,Huie等 将无毒的全氟聚醚碳铵表面活性剂和水按一定比列添加到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