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必修二
必修模块二(Ⅱ)
选择题 (每题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是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3年就可以上市。此后,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很多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回答下题。
1、甲鱼只养3年就可以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 A、光热条件????B、土壤条件?????C、交通条件????D、政策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据此回答:2—3题:
2. 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
A.政治 B.宗教 C.交通 D.军事
3. 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B.交通 C.气候 D.宗教
4. 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B.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
C.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据此回答:5—6题:
5. 石家庄市发展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6. 上述事实说明了( )
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能否成为100万人口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7.下图中从自然条件考虑,最可能发展为港口城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某校高三(2)班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我辈269人,父辈524人,祖辈106人。图中的点表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8题。
8、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读图2.完成~题。.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结合
下图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18.“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回答19~20题。
19.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方便居民出行?? D.节省城市用地
20.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2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五) .docx VIP
- 装修公司融资商业计划书(精选5).pptx
- 生化期末考试吉林大学2015.pdf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实训.pptx VIP
- 2023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 测试题(附答案).doc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七) .docx VIP
- 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培训.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六) .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四) .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三)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