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含解析 by史.docVIP

天津市天津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含解析 by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一中、益中学校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一月考 历史学科试卷 2013年10月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为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现在已知,殷商时期,国王在处理大小事务之前,都要用甲骨进行占卜,商朝的地方诸侯有侯、伯、男、甸不同的称号理国家事务的官员,以为长,另有卜,作册,亚服等各种名目殷墟 考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材料“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理国家事务的官员,以为长,另有卜,作册,亚服等各种名目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题考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依据题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文字和材料中文字“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可以判断是指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故本题选择A。B时间符合,但意思不符合。C不在秦朝确立。D时间不符合。 3、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氏族序》中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也。”谱学的兴盛说明:①家族制度受宗法制的影响②门阀士族势力强大③社会等级森严、流动性差④行政管理系统发达: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考点:宗法制。由材料中的“家有谱系”可知是有家族制度的存在的,由“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贵有常尊,贱有等威”可知家族制度的维系是跟血缘关系密切相关的,故①②对,那么这直接导致了社会等级森严、流动性差,故③也符合题意;④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4、中国古代曾经对一个人的祖上和出身非常重视,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该现象逐步消失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C 考点:科举制。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科举制。隋唐以前,选官、用官采取九品中正制,注重出身门第,所以“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走上仕途,从而打破了特权垄断,使“考定父祖官爵、门第”的现象逐步消失。故选择C项。 5、宋太祖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中,与想法直接相关的是 A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B 在地方设转运使C 设三司管理财政D 派文臣任知州 考点:北宋政治体制。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宋朝初期为了防止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措施是派文官取代由武将担任的地方节度使做知州,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在元朝的,10多个皇帝,和元顺帝执政时间外,斗争激烈民族矛盾 考点:元朝政治体制。解答此题需要对元朝的政治体制有一定的把握。元朝废除了三省制,实行一省制,丞相的权利扩大,造成了皇权不稳定的现象,故选D。 7、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答案】 考点: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由已学及所积累知识可知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是为统治者自身利益的,国家的对外行为也是为本国利益的。从万年红,红与朱义同等方面分析,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解此类题目只要把题目所述人物的身份确定,便可得出其目的。 8、顾炎武《亭林文集》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顾炎武 考点:郡县制与分封制和联邦制。材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能够说明古希腊政治的是人民主权的统治模式,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并负责具体治理国家,所以答案选A,B C两项材料中无法直接体现,D项属于间接民主性质与古希腊直接民主不符。 10、关于罗马早期的习惯法,表述正确的是 A、因是习惯法,没有法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