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十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VIP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林十八中11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历 史 (命题人:廖会全 审核人 : 苏裕明 ) 注意: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2. 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有在春天祭日、秋月祭月的礼制。据此判断,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状况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 A.正确 B.错误 C.片面 D.表面 3.“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 4.历史学家武建国先生指出:“均田制的最后废弛,不复再现,并非完全是由于国家无田可授,其真谛,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这一分析旨在说明 A.“两税法”的实施是“均田制”实施的必然结果 B.“均田制”的瓦解是“两税法”实施的必然结果 C.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均田制”瓦解的主因 D.庶族地主势力壮大是导致“两税法”实施的主因 5.《“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 A.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B.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 C.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D.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6.长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后农业发达,一向是粮食输出区;但明末以来,却需仰赖外地输入粮食。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改种经济作物,造成粮食不足 B.战乱频仍,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C.水利失修,造成粮食生产减少 D.新作物传入,饮食习惯渐改变. 7. 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新唐书》记载:“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上述言论中关于“婿”、“半子”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A.吐蕃 B.突厥 C.回纥 D.南诏 8.《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9.据《辽史?刑法志》载:契丹族原来只有习惯法,随着其控制区域的扩大,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诏大臣定制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 A.保持契丹的民族风格 B.实行蕃汉分治政策 C.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10.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11.《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想要  A.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B.抑制权臣,加强皇权 C.设厂卫,加强监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